中国大使到任当天,墨西哥总统像变了一个人,50% 的对华关税说加就要加了。

墨西哥考虑对华加税意欲何为

中国新任大使刚到墨西哥履新,当天就传出一个重磅消息 —— 墨西哥要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最高可能到 50%。

这算什么?刚要开启双边合作对话,转身就亮出 “关税大棒”?

据路透社报道,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明确表示,墨政府正考虑对未与其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加征进口关税,中国赫然在列。

巧的是,9月10号当天,她才接见了中国新任大使陈道江,还说愿意与中方携手持续提升两国关系。她说,她已经就关税一事做出了解释。

但这两件事撞在一起,难免让人想问,前一天还透着 “推进合作” 的氛围,怎么突然就转向 “加税施压” 了?墨西哥这个决定,真的是自己想清楚了,还是背后有别的考量?

墨西哥考虑对华加税意欲何为

要弄明白这件事,得先看两组关键数据。

第一组,中墨贸易的基本盘。

2024 年,中墨贸易总额保持高位,中国是墨西哥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 —— 这意味着墨西哥不少商品的海外市场,要靠中国来撑。

第二组,汽车产业的分量。

墨西哥 2024 年汽车产量接近 400 万辆,这个产业贡献了该国 GDP 的 5%、出口总额的 32%,可以说,汽车产业是墨西哥经济的 “支柱之一”。

而中国汽车企业呢?这些年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有目共睹,凭着技术和性价比,在墨西哥市场也占了不少份额。

这么看,墨西哥说 “加征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似乎说得通 ,毕竟中国汽车竞争力强,本土车企确实会有压力。

墨西哥考虑对华加税意欲何为

但真的只是为了 “保护本土产业” 吗?

再看另一个关键背景:美国的态度。

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后,贸易保护主义的调子一直很高,不仅自己要对进口商品加税,还总拉着北美盟友一起 “设防”。

美国财长还为此对墨西哥施压,理由是 “担心中国产品通过墨西哥转运进入美国市场”。

结合这一点,再看墨西哥在 “中国大使到任当天” 传出加税消息,这个时间点真的只是巧合吗?

其实在和美国进行贸易交往的过程中,墨西哥一直挺被动的。

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搞的对等关税,对墨西哥汽车业打击不小,墨西哥出口美国的产品里,只有约 50% 符合美墨加协定的优惠条件,剩下的都得面临高额关税。

墨西哥考虑对华加税意欲何为

而且美国对享受优惠的汽车和零部件要求极严,墨西哥车企很难全满足,出口时经常 “卡壳”。

长期被美国这么 “拿捏”,墨西哥经济增长本就疲软,连国际投资者都不敢轻易在墨西哥布局了。

这么看来,墨西哥加征对华汽车关税,会不会有两重考虑?一方面,讨好美国,减少自己面临的贸易压力;另一方面,给本土汽车产业 “喘口气” 的时间。

但这样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中国汽车加税后,价格肯定会涨,墨西哥消费者买车成本增加,会不会反过来让汽车市场需求下降?

再看中墨贸易关系。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大国,产业链、供应链完善,墨西哥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商品和零部件,本来能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要是贸易关系生了嫌隙,其他领域的合作机会会不会也跟着减少?

墨西哥考虑对华加税意欲何为

更关键的是投资环境。

这种 “受外部压力就随意改关税” 的做法,国际投资者会怎么看?会不会觉得墨西哥政策不稳定,不敢轻易进来?这些都是长期隐患,不是 “短期保护本土产业” 就能掩盖的。

其实再对比一下中国的做法,更能看出差异。

比如之前中国对欧盟银行的反制,是因为欧盟先制裁中国金融机构,属于 “来而不往非礼也”;对加拿大菜籽油的反倾销调查,是因为加拿大存在大量政府补贴、向中国倾销,导致中国国内产业连年亏损。

每一次反制,都有明确的事实和证据,而且始终保持 “审慎、克制”,还会依法保障各方权利。

而墨西哥呢?在 “保护本土产业” 和 “美国压力” 之间,似乎还没找到平衡。

墨西哥考虑对华加税意欲何为

如果能和中国坐下来谈,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既保护本土产业,又不破坏双边贸易关系,是不是比 “跟着美国走” 更稳妥?

毕竟,贸易合作的核心是互利共赢,要是被外部势力牵着走,最后可能反而会损害自己的长远利益。

就像加拿大之前的做法,以 “保护本土产业” 为由对含中国钢铁成分的产品加税,还以 “国家安全” 为由要求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结果呢?

中国依法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自己的产业也受到影响。这个例子,墨西哥是不是该参考一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