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最近很忙,忙着在中美之间走钢丝。可惜这钢丝没走稳,还摔了个大跟头。

7月底那场华盛顿之行,原本被马科斯寄予厚望,结果却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外交灾难。

这位总统带着两个"小目标"去的美国:一是让美国在苏比克湾建大型弹药厂,二是求特朗普别对菲律宾商品加征20%关税。结果呢?美国防部倒是痛快答应了第一个要求,但在关税问题上,特朗普连谈判的机会都没给。更讽刺的是,马科斯还没回国,菲律宾国内就炸开了锅——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直接开炮,怒斥这是"卖国行为"。

这场闹剧背后,是菲律宾尴尬的战略困境。马科斯政府既想抱美国大腿在南海搞事,又怕得罪中国丢了饭碗。但美国从来不是慈善家,特朗普更不是冤大头。这次华盛顿之行,不仅没给菲律宾带来实质好处,反而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大国博弈的牌桌上,小国永远只是棋子,永远成不了棋手。

马科斯找美国“帮忙”造弹药?副总统带头抵制,美这次没给好脸色,特朗普不敢得罪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苏比克湾。这个曾经的美军海外最大军事基地,在1992年关闭后转型为经济特区,如今又要变回军事要塞。根据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国防小组委员会6月的报告,这里不仅要储存弹药,还要生产硝化棉、硝化甘油这些高危原料。马科斯把这事包装成菲律宾"自力更正国防计划"的重要一环,声称"就算没有美国帮忙,我们也会自己搞"。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要把菲律宾绑上美国的战车。

美国人的算盘打得很精。他们的军工厂大多还是二战时期的老旧设施,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菲律宾设厂,既能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又能把弹药库前置部署到南海前沿。要知道,苏比克湾距离黄岩岛只有200多公里,一旦建成,美军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将得到质的提升。但问题是,这么明显的战略意图,菲律宾国内能答应吗?

答案是否定的。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公开讲话堪称一针见血:"菲律宾必须根据自身利益行事,而不是别国的利益。"这位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在南部地区拥有强大的政治根基,她的表态直接点燃了菲律宾的民族情绪。

马科斯找美国“帮忙”造弹药?副总统带头抵制,美这次没给好脸色,特朗普不敢得罪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马科斯可能没想到,国内反对声浪会如此强烈。更让他难堪的是,美国那边也没给什么好脸色。这次访美行程安排就很说明问题——先见国防部长、国务卿这些"二线"官员,最后才匆匆见了特朗普一面。这种"二流待遇"已经表明,在美国人眼里,菲律宾根本算不上核心盟友。会谈结果更尴尬,美国虽然口头上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但仔细看声明全是文字游戏——条约只说会"共同防御",可没承诺要为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买单。

最打脸的还是贸易问题。马科斯原本盘算着,用军事合作换关税优惠。他甚至考虑拿"美军基地扩建"和"矿产开采权"当筹码。但特朗普团队根本不吃这套,直接甩出最后通牒。原因很简单:首先,特朗普正计划访华谈合作,不想因为菲律宾坏了气氛;其次,连日本、欧盟都没能在贸易谈判中讨到便宜,菲律宾哪来的议价筹码?

这就要说到马科斯政府的战略误判了。他们至少犯了三个致命错误:第一,以为中美对抗不可调和,殊不知特朗普正在寻求对华缓和;第二,迷信美国的安全承诺,却忘了美军在菲律宾的9个基地都是"轮驻"性质,随时可以撤走;第三,忽视对华经济依赖,中国可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真要撕破脸,谁赔菲律宾农民的损失?

马科斯找美国“帮忙”造弹药?副总统带头抵制,美这次没给好脸色,特朗普不敢得罪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现在最讽刺的一幕出现了。就在菲律宾全力配合美国遏华战略时,特朗普突然表态"不介意中菲交好"。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要知道,美国正因为中国的反制而陷入稀土短缺困境。特朗普的原话是:"这是因为美国和中国相处得很好。"这等于直接拆了马科斯的台——你在这边卖力表演,人家美国却准备和中国握手言和。

菲律宾的处境,像极了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边是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一边是经济上对中国的需要。马科斯想左右逢源,结果却是左右为难。乌克兰的教训就在眼前——美国可以送武器,但绝不会为代理人流血。现在菲律宾国内反对声浪高涨,美国又只把它当棋子用,再这么折腾下去,很可能会变成"南海版乌克兰"。

出路在哪里?其实答案很清楚。暂停美菲联合挑衅,别再让海警船去黄岩岛"碰瓷";重启对华务实合作,杜特尔特时期的中菲经贸红利就摆在那里;最重要的是,冻结那个危险的弹药厂计划——主权换不来安全,只会换来更大的危机。马科斯要是再执迷不悟,等待菲律宾的恐怕不只是关税大棒,还有中国的经济反制、东盟的孤立,甚至国内的政治动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