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溪水一样,只有汇成大河,奋力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山海情》是一部描述90年代西海固地区战贫脱贫的电视剧。描绘着在大时代下,以小村庄的变迁为线索,虽然他们向前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但仍坚定地走出了新时代的脱贫故事。
一头驴、两只羊、两笼鸡,能让当爹的把女儿“嫁”了;一条裤子,三个兄弟,就算换着穿,在炕上躺着也不愿意去吊庄奋斗,创造新生活;两个儿子,一家老小倾尽所有只能供一人读书,小弟不得不辍学养家……涌泉村的贫困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东;去那边是给蚊子改善伙食的,再去人都被蚊子吃了。”这是跑回去的村民口中的吊庄。吊庄移民跑回去了7户,都是涌泉村的。马德福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劝说这些村民回玉泉营。
但当下的村民们并不理解,更想安于现状。“现状”和“未来”二者之间的“矛盾”让故事开始,关于未来,村民说,“未来”不就是还没有来。马德福说,“未来”是啥样子他也不知道,他一心想着不能让西海固的的人民受穷受苦。
缺水盼水一直是涌泉村的心病,以至于喊水、水花、水娃,水旺、水水…人名都是水。随着宁夏成了福建的对口帮扶对象,“山”与“海”开始交汇。终于,“水”被盼来了,它一路奔腾一路欢畅,将人才与技术“带进来”,让劳动力“走出去”。其中以凌教授为首的科研精神,以白校长为首的教育精神,以马德福为首的服务精神,村民们的奋斗精神,令人敬重。
穷则变,变则通。主动拥抱变化、接受变化,才能将梗阻的贫困思想打通,一步一步打倒贫困、战胜贫困。要改变“靠等要”的思想观念,改变心理上的侥幸,思维上的惰性,要投入才能有回报。
爬坡过坎,砥砺前行。从秃山黄沙到绿林青山,从二八自行车到小汽车,从涌泉村到闽宁镇,从要什么没什么到要什么有什么…看未来,它一步步来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