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在大部分的家庭里都出现过,但所得到的评价却截然相反。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是有益处的,能够鞭策孩子进步;但有些家长却反馈给孩子贴上标签后孩子却不走寻常路,反其道而行之,这让家长十分苦恼。

其实孩子的反应与家长“贴标签”时的态度和方式有关,若是家长强硬且负面的给孩子贴上标签 那么得到的结果大部分也都是负面的。正能量的标签才能引导孩子变得更好。

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教育。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在外忙碌,对于孩子的照顾也愈来愈少。回家看到孩子还是一副散漫的态度,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便用严厉的言语对孩子大声说话。给孩子贴上了“不听话”、“不懂思考”等标签。

母亲原本是打算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激励,但孩子却没有领会母亲的意思。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更加一副不思进取,无所谓的样子。母亲以强硬的态度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更多时候不是激励,而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不应擅自给孩子贴标签,“标签效应”没有用好,易对孩子造成负能量。

一、 什么是“标签效应”

在战争时期,长期的战争令人疲惫且斗志萎靡。于是司令们安排心理医生为战士们加油打气。但心理医生并没有跟战士们说些斗志昂扬的话让他们打起精神,只是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任务:每天休息时间给家人写一封信,信中需展示自己在前线努力奋斗的一面。每位战士都坚持了下来,并且在军队中的表现愈发的好。可见,正面的言行能够激励人们进步。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人们会逐步往标签的方向走,从而与标签越来越接近。

但父母对孩子运用“标签效应”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自信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没有运用好“标签效应”产生的影响往往会不尽如人意。

二、 父母运用“标签效应”带来的影响

  •  标签的好坏决定了孩子情绪的积极或消极

当父母给孩子贴上好的标签时就是在给孩子打气,对孩子来说是最强有力的支持。孩子会带着正能量的标签朝之努力,并且自身会充满自信,对于困难和阻碍的处理会更加果断和勇敢,在解决一次次的困难之后会成为更全面的自己。

反之,坏的标签会令孩子更加消极,甚至产生叛逆的情绪和负面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是较为不利。

  •  标签会影响孩子对自己认识

当孩子的思想尚未成熟时,对自我的认知是不够全面的。家长给孩子贴上的标签会令孩子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也许就是这样的人,并且依照人的心理,孩子会逐渐往父母贴的标签上靠近,不仅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认识还甚至将孩子的成长往错误的路上引导。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避免给孩子“贴标签”,应正确看待孩子,让孩子在摸索中自我成长。

三、 父母如何避免给孩子随意“贴标签”

1、 别对孩子下定义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一味的要求孩子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去可能并不是最好的结果。应让孩子在摸索中自我前进,自我成长,面对家长的定义,孩子可能会活在条条框框中,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所以父母不应给孩子下定义,应让孩子在摸索中前进,当孩子面对困难或产生负面心理时可以稍加引导,但不要左右孩子的言行。

2、 尊重孩子的思想

孩子出生前,父母对于孩子都有着各种想象,认为孩子该按家长的计划活着。可是孩子是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父母不应用自己的思想去操控孩子的行为,这样父母将看不到孩子身上潜藏的闪光点。

父母应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让定式思维和标签影响孩子的成长,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

3、 对孩子错误的正确看待

孩子一犯错家长就非常生气,认为孩子做了无法弥补的事情,事实上孩子的犯错并不是不可逆的结果。有一些小错可能会让孩子在错误中积累经验,为成功积攒经验。

父母应对孩子的错误正确看待,试错教育获取会更快地推动孩子的成长。

父母不一定就是全对的,在教育上父母要保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和引导。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多锻炼、多摸索,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尽量不给孩子下定义。并且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多对孩子提供支持和鼓励,能够使孩子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更加有自信,面对以后的风浪也会更加有勇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