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果真被我猜中了!美国突然宣布!一连串新政集中落地!
159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2025年11月1日起,一连串新政集中落地,这哪是搞贸易保护,分明是给自己的经济套上了紧箍咒。
先看最惹眼的关税大招,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进口客车也再加10%。
这关税看似对准“外国竞品”,实则打在了自己盟友身上。美国商会早说了,前五大卡车进口来源国是墨西哥、加拿大、日本这些伙伴,根本不涉及所谓“国家安全”。去年光从墨西哥进口的重型车部件就值1280亿美元,占了进口总额的28%,这税一征,供应链最先疼起来。
最直接的就是价格暴涨。美国卡车协会算过账,一辆进口重卡原本卖17万美元,加税后直接飙到20万,再算上联邦消费税,实际成本能到22.4万美元。中小货运公司本来利润就薄,这下要么咬牙买贵车,要么干脆停更车辆,运输行业先遭了殃。
本土车企也没尝到甜头,反而更头疼。像国际汽车公司98%的卡车都产自墨西哥,戴勒姆也有83%依赖进口。关税落地后,这些企业要么承担成本,要么花大价钱迁厂,沃尔沃就计划把墨西哥投资从7亿加到10亿美元,反而减少本土投入。
零部件涨价还连累了维修市场。美国卡车司机协会有司机抱怨,之前换个进口车桥花8000美元,现在报价直奔1万美元。不少维修厂干脆囤货,导致零件流通变慢,卡车趴窝等待维修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三成,物流效率直线下降。
通胀压力跟着找上门。2025年8月家具关税刚让物价涨了4.7%,现在卡车成本传导到物流,超市里的生鲜、日用品运输费都得涨。有经济学家预测,这波关税至少让美国CPI再往上跳0.3个百分点,老百姓钱包又得缩水。
行业组织早就跳出来反对。美国卡车协会高级副总裁鲍勃·科斯泰略直言,墨西哥造不成安全威胁,加税纯粹是给本国企业添堵。连联邦最高法院都要在11月审这关税的合法性,可见政策本身就站不住脚。
更糟的是引来了反制风险。中国对美重卡出口占比12%,虽然能转道东盟市场,但美国农业、能源行业可能遭殃。之前中方反制就精准打击过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这次要是跟进,受伤的还是美国出口商。
德国、芬兰的卡车厂商正游说欧盟,要求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报复。2024年欧盟从美进口大豆超100亿美元,真要是反制,美国农民又得哭爹喊娘,毕竟之前关税战的亏还没吃够。
本土产能根本顶不上缺口。ACT研究公司预测,2026年美国重卡产量可能降11%,只剩22.66万辆。不是企业不想造,而是缺熟练工人,还缺符合标准的零部件,关税没解决根本问题,反而断了进口补充的路。
特朗普喊着“保护本土就业”,实际却在逼企业裁员。Paccar公司第三季光关税成本就花了7500万美元,毛利率跌到18.69%,比墨西哥产的戴勒姆低了3个百分点。为了降成本,不少车企只能缩减本土生产线,岗位不增反减。
中小经销商快扛不住了。加州有个经销商说,9月还能卖30辆进口卡车,10月订单直接砍半,客户全在等政策风向。要是11月真加税,库存的15辆车得亏着卖,搞不好就得关门大吉。
政策细节还一团乱麻。《美墨加协定》原本规定64%北美价值的卡车免税,现在算不算数没说法;日欧的中型卡车要不要加税也没明确。企业没法规划生产,只能停工观望,供应链更乱了。
最讽刺的是,这不是第一次栽跟头。2018年关税战让美国农业出口缩水,这次换了行业,套路还是一样。以为加税能筑墙,实则把自己困在里面,毕竟全球供应链早连成片,哪是一刀能切开的。
拿“国家安全”当幌子,实际是为了选票讨好特定群体。可经济规律不认政治算计,关税加得越狠,通胀越凶,企业越难,最后还是老百姓和中小企业买单。
这紧箍咒一旦戴上,想摘可就难了。盟友不满、行业叫苦、通胀抬头,再加上可能的反制,美国经济只会更被动。所谓的“贸易保护”,终究成了给自己挖的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