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好房子的国家标准来了,对房价有何影响?
朋友们,楼市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好房子”的国家标准来了,从5月1日就开始实施。以后的房子都要按照国家标准来建造,到底什么是"好房子"呢?对房价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好房子的量化标准来了
根据住建部最新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我国将从5月1日起实施"好房子"国家标准。新标准对住宅品质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其中最直观的变化是层高标准从原先的2.8米提升至不低于3米。
这一调整虽然看似仅有0.2米的差异,却能显著改善居住体验,有效减少楼层间噪音干扰,提升室内通风采光效果。过去开发商为增加楼层数量而压缩层高至2.8米甚至更低的做法将不再被允许。
新规还降低了电梯配置门槛,从原先的7层降至4层,这意味着未来几乎所有新建住宅都将配备电梯。这一改变将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的问题,为居民日常出行、搬运物品提供便利。
此外,新标准对住宅细节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要求降低卫生间排水噪音、增加插座数量,以及确保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满足日照要求。这些规定将促使开发商加大楼间距,改善住宅采光条件。
以前对于"好房子"没有量化的指标,有些开发商就用"高端品质、匠心铸造"这些术语来糊弄人。
如今国家把“好房子”的标准直接量化成了具体的指标,清清白白,一目了然,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新建住房品质都将提升一个台阶。
新标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新规实施后,老房子受到的影响备受关注。实际上,对于老房子冲击确实存在,但短期内影响预计不会十分显著。从新的标准实施到新房子建设落地,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且这类符合新标准的房子不会立刻上量。
由于新标准下的新房子品质有所提升,价格大概率也会相应提高,这就决定了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价格需求。因此,楼市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新旧格局分化。一些老旧住宅或许会面临价格重估,价格梯度将会增大。
在某种程度上,这为有购房或换房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他们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比如先租后买、先购置小户型再换大户型、先上车再改善等策略。
当然,对于不急于买房的人而言,不妨再等待一段时间,毕竟符合新标准的优质房子,居住体验肯定会优于以往。
好房子的标准为何需由政府制定?
朋友们可能会产生疑问,盖房子为何不由开发商或市场自行决定标准,而需政府统一规定。
实际上,若由开发商自行制定并标榜自身产品为高品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步树立口碑。例如,要让市场普遍认可某些开发商建造的房子质量好,而其他开发商的产品质量欠佳,这一过程较为漫长。
政府统一规定标准,能够快速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这一标准同样可延伸至商业用房或工业用房领域。
我国高层商业用房目前的标准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在三四十年前,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当时制定标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
大量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水泥结构。这种结构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建造成本高昂,由于水泥大多采用现场浇筑方式,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整体成本大幅增加;
第二,水泥建筑缺乏循环利用性,在使用40年至50年后拆除,水泥无法回收再利用。
但如果国家标准做出改变,规定今后高层建筑应尽量采用钢结构,情况将大为改观。钢材可重复利用,旧楼拆除后,钢材能迅速回炉重造。
钢结构建筑的部件可在工厂预制完成,现场只需进行焊接和螺丝紧固,施工速度快,能有效提高建设效率。
回顾历史,美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甚至30年代就大规模推广钢结构建筑,纽约的帝国大厦是典型代表。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展现了工人在修建帝国大厦时,中午休息坐在钢梁上吃盒饭、三明治,下方是整个纽约市的场景,这成为当时美国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朋友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