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它全株有毒,吃了2000多年,有人靠它发了财,你肯定也吃过
373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深山里藏着个"两面派",叶子长得比人高,根茎碰不得却能做成美味。老话常说"山里的宝贝藏得深",这话放在魔芋身上再合适不过。别看它土里土气的模样,咱们祖辈硬是把这毒疙瘩变成了金疙瘩,如今吃火锅都离不开它。
魔芋开花那味道,能把人熏个跟头。四月间开紫花,远看像菩萨的莲花座,凑近了闻却跟腐肉似的。山里人都知道,这玩意儿全身带毒,牲口误食了能要命。可老辈人偏不信邪,愣是琢磨出了去毒的窍门。
记得小时候看奶奶做魔芋豆腐,那工序比绣花还讲究。新鲜的魔芋疙瘩削皮时得戴手套,不然手痒得钻心。磨成浆要兑草木灰水,静置大半天才能凝固。街坊都说这是"以毒攻毒"的法子,其实里头藏着老祖宗试了千百回的智慧。
要说吃魔芋的历史,得从秦汉那会儿说起。古书里管它叫"鬼芋",听着瘆人却早早上了百姓的饭桌。西南山区有句老话:"家有魔芋坨,荒年不挨饿",说的就是这东西顶饱。不过早年间只有穷人家才吃,富贵人家嫌它出身低贱。
八九十年代那会儿,魔芋可算翻了身。开起了加工厂,把魔芋粉做成粉丝、果冻,当新鲜玩意抢着买。现在去超市转一圈,减肥代餐、低脂零食,哪样都少不了魔芋的身影。这山疙瘩硬是混成了"红人"。
现在见面不问"吃了吗",改问"种了几亩魔芋"。现在撂荒的坡地全种上了这宝贝。老张家去年靠五亩魔芋地,给儿子在县城买了婚房。村里人都说这是"土里刨金"的好营生。
加工厂收魔芋论吨算,深加工更是赚头大。魔芋胶现在金贵得很,听说药厂、化妆品厂都抢着要。镇上李老板开的加工厂,把魔芋粉卖到了国外,包装上印着"植物精华",价格翻着跟头涨。
现在的年轻人吃魔芋,图的是低脂高纤维。可老辈人早摸透了它的好,农谚说"三天不吃魔,走路打哆嗦",说的就是它通肠利便的功效。火锅店里那盘魔芋结,跟毛肚鸭肠平起平坐,谁能想到它当年是喂猪的料?
科技让这老物件焕发新生。新培育的魔芋品种,个头比老品种大两圈,去毒工序还省了三道。听说有的已经研发出魔芋面膜,大姑娘小媳妇抢着买。这山里的"毒疙瘩",愣是闯出了国际范儿。
灶台上飘着魔芋烧鸭的香气,火锅里咕嘟着魔芋结,这传承了两千年的山野滋味,正书写着新的传奇。饭桌上要是少了这口滑溜溜的魔芋,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您家是不是也常备着?我个人还是挺喜欢吃魔芋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