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第一“恋爱脑”沈宛:被辜负三次,甘愿当侧室,毁掉清白被毒杀,就连儿子也被“养废”

藏海顺利赶走庄芦隐身边的得力干将储怀明,成功当上钦天监监正。

正当藏海想着如何进行下一步计划时,高明师父却告诉他,切莫掉以轻心,庄芦隐之所以重用他,只因为他现在有价值。

要想真的获得庄芦隐的信任,就得攻心为上,这个心就得从庄芦隐身边的故人沈宛着手。

从高明的师父的描述中,我们得知庄二的生母沈宛的陈年往事,说她是全剧终极恋爱脑也不为过。

因为她得恋爱脑,害了自己,也害了儿子。

可沈宛真的是恋爱脑?我看未必,99%的观众都没看懂,庄芦隐对沈宛的绝情,不是因为沈宛“恋爱脑”,也不是因为蒋襄手段高明。

沈宛与庄芦隐从小一块儿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可庄芦隐为了前程,娶了礼部尚书的女儿蒋襄。

后来大雍与冬夏开战,冬夏拿出癸玺召唤出阴兵让庄芦隐吃了败仗,被皇帝贬去边关戍边。

蒋襄不愿意带着儿子一起去受苦,便跟庄芦隐提出和离。但没想到沈宛却女扮男装偷偷跟了去边关,还扮成庄芦隐身边的士兵。

庄芦隐发现了沈宛,两人便在一起了,不久后就生下了庄之行。

边关的生活虽然寒苦,可一家三口过得很幸福,这也是沈宛、庄之行人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

可在庄之行五岁的时候,庄芦隐再次攻打冬夏,大获全胜,名震四方,获得皇帝嘉奖。

蒋襄看庄芦隐获得皇帝赏识大权在握,带着儿子来到边关要复婚。

不忍心看庄芦隐为难,沈宛主动让出了正妻的位置,甘愿为妾成全了庄芦隐和蒋襄。

都说沈宛是恋爱脑,可她这一举动何尝不是自保的手段呢?

庄芦隐想借助蒋襄父亲礼部尚书的权势平步青云,而她沈宛就成了绊脚石,若她不主动退让,那等庄芦隐动手结果就不会那么体面。

所以,沈宛赌了一把,选择主动退位,不仅可以避免更坏的后果,还能让庄芦隐心生愧疚,这是沈宛的高明之处。

事实证明,沈宛赌对了,庄芦隐对她心怀愧疚,因此对她宠爱有加,就连儿子也是亲自辅导。

但她没想到的是,蒋襄竟然如此狠毒,要对她和庄之行赶尽杀绝。更没想到平津侯背负的愧疚,反倒成了刺向她的一把利剑。

看着平津侯不再来她的院子,逐渐疏远庄之行,那一刻沈宛明白了,她得病为何久病不治,为何下人也对她指指点点。

只可惜,她明白这一切太晚了。毒入骨髓已无力回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能舍弃自己保全儿子。

对于沈宛来说,她既没有处在高位的父亲,也没有能提供助力的兄弟,只能在死前利用平津侯最后的愧疚,保儿子衣食无忧。

其实,蒋襄除掉沈宛的手法并不高明,在宅斗中甚至是最低级。可她偏偏成功了,只因为平津侯默许这一切,他也想沈宛死。

一来讨好岳丈获得蒋家支持,二来不再处在那愧疚中,不用想着如何弥补他们母子俩。

所以,他默许蒋襄毒杀沈宛,又将沈宛葬在偏远处,用这种方式说服自己,他没有错。

平津侯不愿意承认他如今的地位和权势全都靠女人,更不愿承认是沈宛的牺牲才让他平步青云。

所以他刻意忽略庄之行,就是在逃避这段过去,不想面对并不光彩的来时路。

正是弄明白了这一点,藏海才能对症下药,用平津侯说的花匠的故事,利用梅花和牡丹解开平津侯对庄之行的心结。

他说:“梅花生于冬天,傲雪寒霜,无意争春。不是花匠无情改种牡丹,而是梅花甘愿在苦寒绽放,零落成泥。”

“若是花匠不这么做,恐怕整个园子都捱不过冬天。”

“花匠感伤梅花残败,殊不知,墙角尚留幼梅一枝,阳春和煦时它不起眼,倘若悉心照料,他日若园子再遇风雪,想必又能傲立雪中。”

花匠说的是平津侯,梅花说的是沈宛,牡丹说的是蒋襄,幼梅说的是庄之行。

藏海这番话的含义就是,侯爷作为一家之主,无论做什么决定都是对这个家有益的,所以他并没错。

他不要为自己放弃梅花而愧疚,也不要因为改种牡丹而羞愧,因为放眼整个花园,都是自愿成全你的。

话中意思就很明显,那便是沈宛是甘愿牺牲的,侯爷你要好好善待庄之行这才不会辜负了沈宛得一片苦心。

不得不说,深谙纵横之术的藏海这番话说的极有道理,成功的解开平津侯的心结,让他能重用庄之行,也为自己获得一大助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