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律政剧,通常来说是一种侧重于法律实践或司法系统描述的影视剧类型。

无论其中主体是警察、律师或法官,对司法系统较为完整与真实的还原,起到了无比至关重与关键的作用。

以《无所畏惧》这个系列的电视剧来看,其更侧重于律师、原告与被告之间的互动与情感纠葛。

相对的,对于警察与法官这两个方面的描述与作用,就有了刻意或无意的轻视与忽略。

除了最终起到一锤定音的法官无法被刻意无视之外,作为前期相对重要的警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连工具人都算不上。

当然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跟剧情时长限制与人物需要更多镜头刻画息息相关,只是如此一来就让主体律师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存在。

无论是良诚律所中的一众合伙人,还是大反派许卓的律所,以及陈硕、罗英子、邱华和夏舒这四位主要人物。

几乎都成了只要委托人找到他们,他们就有着绝对信心完成一系列证据搜集和法庭博弈的完美操作。

可这样一来,虽然剧情看似反转曲折,虽然人物看起来生活鲜活,虽然案件看起来极具代表性。

可为何像我这种曾经看惯港片律政剧的老年人,无法从中得到年少时的激情、豪迈与惆怅呢?

看着一个接一个案件的出现,看着如走马灯般不断下场与上场的配角,当最终的大结局来临之际,我甚至无法完全想起开播伊始几个案子的详情,更别提那些可能只存在了短短几集配角的名字。

最终能让我记得的,除了几个注定要与主角组成CP的配角之外,除了看似意味深远的婆媳之争之外别无他物。

面对这样的大结局,面对很可能会有第三部的大结局,虽然罗英子与陈硕的爱情上长跑,足以让人理解并产生代入感。

可对于一部律政剧来说,难道那些由罗英子与陈硕经手的大小案件,不应该是整部电视剧的主轴与看点吗?

可面对一件又一件的诉讼案件,一桩又一桩勾心斗角的尔虞我诈,为何总会给人一种先射箭后画靶的无趣感呢。

所有的案件与剧情,无论中间过程有多么的坎坷与曲折,总会给人一种必将会朝着某个方向走去的感觉,不会有错付也不会有偏差,所有的一切都如此的熟悉与脸谱化。

于是便有了律政剧成为爱情剧的陪衬,便有了案件只是让罗英子接受陈硕的过程。

于是便有了律师这样一个几乎完全压制警察与法官的存在,便有了可以调动众生之力的罗英子、邱华、夏舒与陈硕。

只要能达到最终箭矢命中靶心的结果,每个坏人都能幡然悔悟成为好人,每个好人都能猛然转身成为坏人。

看着这些动辄抽成就能达到上百万的案件,看着人均开豪车的顶尖律师,这样的律政剧模式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或许《无所畏惧》只不过是一个凭空想象出来不切实际的故事,可这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就是某个职业的日常与真相。

也许有这样的理解,只是因为我个人的认知出现了局限,可剧中的每一个案件却又在极力表达着“我是真实存在”“我希望让你能从我身上体会与感悟到些什么”。

关于《无所畏惧2》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