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潮观鱼】

上映第四天(2月1日),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下文简称《封神2》)票房破8亿,内地总票房预测从28亿(DeepSeek上映前预测)跌至11.54亿(猫眼专业版根据票房走势预测),豆瓣评分持续下降至6.3。

这样下去,按照“三部曲总投资30亿回本得100亿票房”的业内传闻,第三部的票房压力陡增。

作为《封神三部曲》承上启下之作,《封神2》承载了很多观众的期待,过去一年半主创团队“五花八门的塌房”都没能影响路人盘,靠的就是《封神1》宏大叙事、人物成长和特效画面积攒的信任感,以为终于有人能拍好真人版中国神话故事了,邓婵玉和闻太师的登场也令人期待,结果《封神2》两个多小时看得人如坐针毡。

先说说令人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的文戏吧。

乌尔善多次强调电影的故事文本来源于宋元时期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和明代的《封神演义》。第一部昆仑仙人姜子牙(黄渤 饰)携“封神榜”下山,寻天下共主,西伯侯之子姬发(于适 饰)从被蒙蔽到认清殷寿(费翔 饰)面目的成长过程,让人看到了庞大故事结构中清晰的人物成长线。本以为第二部西岐保卫战还能有同样水准,姬发要从勇敢的战士蜕变为保卫家园的军事统帅,结果还是邓婵玉那句吐槽精准到位——姬发小儿不懂打仗。

他不仅不懂打仗,他还单纯得厉害,跟魔家四将交了下手就未战先怯,冲动跑去敌方阵营送人头,心软两次放过邓婵玉,优柔寡断,在破十绝阵的机会面前分不清孰轻孰重。

武力上打不过邓婵玉,智力上有勇无谋、因小失大,姜子牙明确提示了钓大鱼,不知道擒贼先擒王,偷了个青云剑就沾沾自喜。

网友直言,天下共主还是邓婵玉当吧,“两个儿子都蠢得厉害”。

在一部以神话和战争为主题的影片中,合理的感情线可以增强人物塑造的立体化并增加故事温度,但《封神2》的感情线却显得突兀和生硬。

原著《封神演义》中,作为三山关总兵邓九公的女儿,邓婵玉武艺高强,擅长使用五光石作为暗器,是殷商阵营中的巾帼英雄,其官配是土行孙。电影《封神2》中,在封神训练营修得一身武术、骑射、格斗、双刀、击鼓、潜水技能的那尔那茜出场令人惊艳,悬崖边和姬发策马追逐的动作戏扣人心弦,让人觉得女将军终于具象化。

结果下一秒就是香肩半露被副将撞见,毫不避讳出浴更衣,湿身胸衣若隐若现和裸上身的姬发厮打,这些镜头显得刻意和毫无必要。想展现邓婵玉不拘小节、大大方方的性格,完全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用这种老掉牙的情节来展示所谓的“反凝视”。

再到对镜帖花黄和媒婆欲说媒“串戏”迪士尼版《花木兰》,俩人绕着篝火牵手跳舞的情节,两个对立阵营、你死我活的人突然就娇羞对视了,最后还要死在姬发怀里听他唱“有女怀春……”,情感转变过于仓促,情愫萌芽来得不知所以。

倒不是说有了柔情一面,女将军的形象就会被严重弱化,女将军不需要用断情绝爱来突出坚毅勇敢,但《封神2》这种缺乏足够铺垫和情感积累的组CP,不仅没有为影片增色,反而显得牵强,观众难以产生共鸣。

姬发在感情线的影响下也缺乏决断力,与原著中英勇果敢的形象相去甚远。破十绝阵的关键时刻磨磨唧唧,西岐民众都快死光了,他还在那眼眶含泪下不去手,最后还是邓婵玉干脆利落。

对此,导演乌尔善的解释是,这个情节能看到殷寿和姬发“最本质的不同”——“殷寿所有的考量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来满足个人需求,但姬发恰恰相反,保留了善良的本性,问一句‘停战还是死’,是希望通过停战保护所有人的生命……这也是一个能帮助姬发从善良的人变成有智慧的军事统帅的很重要的事件。”

至于引起讨论的感情线,乌尔善在路演中给出的解读是:“在战场上遇到棋逢对手的人,我觉得是非常吸引他们的事情,战斗中有较量有切磋,对战争利益有一个思考,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惺惺相惜。”

演员那尔那茜也解释那是“战友情”。可冲锋陷阵大杀四方的邓婵玉该拥有怎样的真正战友情,观众有自己的判断。

有网友毫不留情地写道:“如果一个情节引起观众大量讨论,还需要导演戏外进行额外解读,那要么是编剧逻辑能力有问题,要么是导演镜头掌控能力有问题。”

再说说《封神2》承包笑点的特效。

要将元明时期的民间信仰用现代人的想象力呈现在大银幕上,天马行空、实景和特效的结合,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封神1》视效镜头1700个,《封神2》将近2000个,因为繁杂的后期工作才推迟了半年上映,从暑期档延到了春节档。

电影宣传期间,团队也一直将特效作为招牌。结果一亮相,给观众笑发财了。

原以为闻仲的朝歌精锐大军能和西岐阵营展开一场殊死搏斗,结果是双方特效PK,比谁的外援更厉害,跟人类士兵没什么关系。魔家四将和预告里一样“粗糙”,渡河桥断捞人那里的视觉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殷郊(陈牧驰 饰)得元始天尊(陈坤 饰)之力“接头”复生,拥有了“三头六臂”的强大法相,但其法相幽默得跟其他角色似乎不在一个图层,“比闻太师的坐骑差了十个绿巨人吧”。

视效指导杰瑞米·鲍尔(Jeremy Ball)曾介绍称由于殷郊心中有怨念,吸纳了元始天尊的法力后无法炼化,混合成了难以控制的狂暴的法力,“所以他的法相呈现出如火焰一般的能量外溢,能量向上升腾,怒发冲冠。”但制作团队想要的“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参考蓝色琉璃药师佛的质感没显出来,观众看到的是燃气灶升出来的阿拉丁。

没看出大商太子“威严”“悲伤”“愤怒”三头的复杂情绪,只看到互相肘击的三头和抢镜的哭包。彩蛋里还出现了形如伏地魔的通天教主。

不可否认的是,《封神三部曲》探索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标准化流程(投资、演员培训、电脑特效、路演宣发、衍生综艺、纪录片等),让观众对中国电影工业化和神话史诗的影视化有了更高的期待,但与观众的高期待相比,《封神2》的呈现效果难说及格。

主题模糊、剧情薄弱、感情线突兀、人物成长停滞、特效拉胯……正因为第一部靠着口碑发酵实现突围,第二部的大乱炖才让人惋惜。什么元素都想添进去,结果西岐少主该有的人物成长和两大阵营的斗智斗勇都没讲好,生生将观众对《封神三部曲》能拍出中国神话的滤镜打碎。

《封神2》彩蛋里埋下了一些伏笔,通天教主控制了失去记忆的殷郊,最终篇或有一场兄弟反目的恶战。至于邓婵玉会不会复活,乌尔善似乎已经掐灭了这种可能,他在路演时告诉观众:“一个角色要承担一个戏剧的任务和对主题的表达,追求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好故事是电影的底子,希望《封神3》能回到正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