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火线》,聚焦资本市场最前线。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双方同意共同采取以下措施:
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对此,各大券商火线做出解读。
民生证券表示美国对华关税,从145%下调至30%,可能还不是阶段性的极限。近几年,中美之间很多“缓和”的开始都发生在瑞士。例如2023年中美元首会晤的“前哨”就是瑞士的外交接触。本周中美在瑞士的贸易会谈再次给市场带来了“惊喜”,最核心的是关税取消/暂停的幅度,美国并没有对中国进行“区别对待”,未来90天内今年新增的关税水平从145%下降至30%,20%的芬太尼关税还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首先,4月8日以及之后报复性关税被取消。这一点符合预期和常识;
其次,34%的“原版”对等关税,和其他国家的处理方式一样。保留基准的10%,剩余的24%则暂停90天,会是接下来双方谈判的重点之一。
第三,芬太尼对应的20%需要额外谈判。这和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处理类似,需要公安/缉毒口的官员进行磋商。如果能达成一致,今年加征的关税水平可能阶段性进一步下降至10%。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除了对等价降低关税外,还额外附加了“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的条款,我们认为其中对于稀土出口的限制可能是美国经济重要的“七寸”。
未来可能谈判路径?
对于未来谈判,民生证券提到未来中美谈判主要集中在两条主线,一是基于广义贸易和市场准入的谈判,主要是针对暂缓的24%关税部分;二是芬太尼问题谈判,主要针对20%的关税。从难度和复杂度来看,后者(20%)可能更容易达成,尤其是考虑到美国缉毒局(DEA)局长Terry Cole即将“到位”——4月30日刚接受了参议院听证。
民生证券表示可以结合美英协议对框架进行进一步梳理。从收入、谈判和供应重构三个角度看:1)10%的基准对等关税可能很难取消,即使和美国贸易基本平衡的英国也不能“幸免”;2)10%以上的对等关税部分,需要拿“市场准入”,非税壁垒、汇率水平等来换,这一方面的谈判预计最费时、费力;3)行业关税层面,英国的经验未必适用中国:行业关税有很多安全的考量,而中国和英国在这方面不尽相同。
民生证券认为未来三个月内美国今年对华加征的关税最低可能下降至10%,但是90天之后,对华关税有上升的可能性。20%芬太尼关税可能取消,而暂缓24%的关税则未必能完全取消。
关税战下的美国库存“倒计时”批发商库存只有1.3个月,零售商仅有1.4个月
华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整体来看,截至2月,美国制造和贸易环节整体实际库销比约为1.5个月,其中,制造商1.9个月,批发商1.3个月,零售商仅有1.4个月,分别处于2020年疫情以32.7%/29.5%/29.5%分位。其次,若假设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库存仅供国内零售销售,则整体库存可大概覆盖约4.2个月销售。
再次,从库销比与通胀的历史经验关系来看,库销比处于低位时,通胀或往往更易上。因为库销比低位一方面反映供给端偏紧,另一方面也反映需求高景气,容易产生供求不平衡。而当通胀开始上行后,因为价格往往挤压实际消费量,所以往往会带来实际库销比略滞后于通胀的上行。当下制造、批发、零售各环节库销比均处于疫情之后相对偏低位置,或意味着库存对供需矛盾的缓冲空间相对有限。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相对最易先受关税冲击的可能是家电等电气设备类产品,相对不易先受关税冲击的可能是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及其制品等。
在关税下调后,出口链有哪些补涨机会?
兴业证券表示中美关税调整后,出口链行业的利润受损情况有望大幅缓解,迎来补涨机会。通过对比最新政策和原来关税情况下各出口链行业净利润增速的受损幅度,关税减免后净利润受损情况改善居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纺服轻工(家居、文娱用品、纺织制造)、医疗医药(医疗器械、化学制药)、机械设备等。
其中,结合4月对等关税释出后的超额涨跌幅,可率先关注当前已超跌的行业,包括电子(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医疗医药(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家电(小家电、照明设备、厨卫电器)等。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