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我是上海人,去了一趟河南驻马店,直言不讳:驻马店人是真的牛!
370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我是个在上海长大的人,以前真不知道驻马店是啥样。
就知道那是河南的一个地方,估计就是种地的。前段时间跟朋友回他老家,我才发现驻马店的人真厉害。
朋友带我去了皇家驿站,那地方晚上特别好看。古建筑亮着灯,穿汉服的姑娘提着灯笼走来走去,远处还有人在看“打铁花“表演。
“咱这儿的人可厉害了,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重新弄活了!“导游小张这样跟我说。
小张是个95后,他告诉我皇家驿站不只是个景区。白天游客可以体验古代送信的过程,晚上还能看实景剧《驿站风云》。更让我吃惊的是,这里开店的人随便一说,就能讲出“汝南铜器“、“确山打铁花“的故事。连卖糖画的老爷爷都会唱《西游记》的戏词。
去嵖岈山那天,我碰到一个挑担子卖山货的老李。
他知道我从上海来,非要给我一袋野山楂:“咱这嵖岈山可是《西游记》的发源地,吴承恩就在这写的书!“
我跟着老李爬山,看到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真的像石猴、睡唐僧、醉八戒。这些石头是亿万年前形成的花岗岩,看起来就像被施了法术一样。
“这山看着险,可咱驻马店人偏要给它修玻璃栈道和电梯,去年光一个景区就赚了15亿!“老李拍着胸脯说。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5A级景区背后,是当地村民三代人开山修路的故事。山脚下开农家乐的王姐,靠卖山货把儿子送进了北京大学。
早上五点,一股香味把我弄醒了。
老字号烩面馆门口已经排了长队,厨师潘叔在大锅里搅羊骨汤:“上海人喝咖啡提神,咱驻马店人靠这碗汤维持精神!“
他舀汤的动作像打太极,汤很浓很香,配上有嚼劲的手工面条,我吃得满头大汗。旁边桌的出租车司机赵哥跟我说:“知道为啥驻马店人做生意实在不?你看这汤——十几种药材,熬够八小时,火候差一点都不行!“
夜市里的涮牛肚更厉害,铜锅里红油翻滚着。
摊主杨大姐一边涮一边说:“这手艺是我太爷爷从驿站伙夫那学的,现在连央视都来拍过!“我咬下一口弹性十足的牛肚,突然明白了驻马店人对美食的执着,就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2025年春节期间,驻马店这个户籍人口不到千万的城市,接待了335万游客,旅游收入超过15亿!更让人惊讶的是,全市文旅行业八成从业者都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
导游小张就是其中一个,他放弃了郑州的高收入工作回到家乡:“想让更多人了解,驻马店不只有'宇宙中心'这个梗。“
在老乐山非遗灯会,我看着孩子们追逐打铁花溅出的火星。
突然明白了这些数据背后的秘密——驻马店人凭着骨子里的执着,把“流量“变成了“留量“,把“网红“打造成了“长红“。
回上海的高铁上,我看着手机里拍的照片:皇家驿站的灯光、嵖岈山的山峰、夜市的烟火气。想起潘叔说过的话:“俺们驻马店,过去是'天下之中',现在是'心中之天'!“
这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有中国人最纯粹的精神。他们守护千年驿站文化,却敢用现代理念让它重新焕发生机。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偏要开辟出发展道路。他们传承祖传美食,却让世界品尝到中原风味。
这种“牛“不是刻意显摆,而是扎根土地的坚韧,是对过往和未来清晰认知的笃定。
下次有人问我驻马店怎么样,我肯定会说:“去看看吧!那里的人,真厉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