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自从懂了熵这玩意儿,我的手机再也不吃时间了!
41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你是不是也这样?一有空就摸手机,刷短视频、看热搜、玩游戏 手指划拉了半天,一抬头,心里却空荡荡的?
我以前就是这样。直到两年前,我在一本听书里偶然接触到了一个概念 熵 ,就这一个字,彻底把我点醒了。
啥是熵?说白了,就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熵越来越大,东西就越乱;而反过来,如果我们主动建立秩序,就是在做负熵。
熵代表混乱程度,熵增意味着系统变得更加无序,而熵减则是让系统重新变得有序。熵增是宇宙的必然,但通过开放系统、持续做功、11个法则,个体与组织可实现 局部熵减,正如书中所说:有策略地变成更好的自己
你发现没?我们的生活,其实每天都在熵增和负熵之间拔河。
躺着刷手机、熬夜追剧、无节制地打游戏,这些全是熵增。虽然爽在一时,但长期下来,你会越来越焦虑、注意力涣散、思考没深度。
相反,读书、运动、早睡、学新技能,这些事刚开始可能有点难,得逼自己一把,但它们都是 负熵 是在帮你从混沌里挣出来,建立生活的秩序。
物理学家薛定谔讲得好: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我们每一天怎么过,其实都是在选择:是让自己悄悄变乱,还是在默默变好?
我以前也是个手机控。等人、坐地铁、吃饭排队……哪怕只有十秒,我也要掏出手机滑两下。我以为那是在休息,后来才明白,那其实是一种被动的消耗。
注意力越来越散,深度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弱,甚至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那种感觉,不是累,是空。
自从懂了熵,我开始主动调整。关掉九成的推送,退出无关的群聊,工作微信和生活微信分开处理。不是急事,绝不时不时检查手机。
省下来的时间,我用来看书、写笔记、跑步,陪孩子搭积木,甚至就是安静地发个呆。
一开始特别不习惯,总觉得自己会错过什么大事。但慢慢地,我发现我能静下来了。一本三百页的书,我能踏实读完;一篇长文,我能耐心写完。
我更清楚地感受到:我在成长,而不是在消散。
这种变化,不是靠硬扛,而是靠想通。每一个微小的选择,不是在创造,就是在消耗。你选什么,就走向什么。
对抗熵增,不是要把自己逼得紧巴巴的,而是要活得明白。是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事上,是把精力收回自己手里。
我不是说手机不好。它当然好,能联系、能学习、能办事。但我们得用它,而不是被它用。
如果你也偶尔觉得明明没做什么,却累得慌;明明信息爆炸,却空虚得厉害……不妨也从放下手机开始试试。
从混沌到有序,其实你一直都有得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