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正值开学季,学生们的发型成了关注热点。

近日,福建三明第一中学有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学校在新学期推出针对女生发型的新规,要求女生留“标准短发”,具体需后脑勺呈斜面、头发不遮耳。该规定迅速引发热议,不少学生表示这一发型不仅不够美观,日常打理也比较麻烦。

三明“发型令”引热议 媒体评论:舍本逐末,小题大做|教育观察

网传的三明一中要求女生剪的“斜面短发”。 图源网络

发型似“朵拉头” 学生家长吐槽不断

网帖图片显示,学校提供的示范图中,后脑勺发型呈现45度斜坡状,类似“朵拉头”。

有女生现身说法,称“剪短发,夏天流汗,头发会黏在脖子上,一低头,两边的头发也会掉下来,挡住视线,不如扎马尾方便”。

家长反映,孩子在入学前的发型尽管“前不及眉、侧不过耳”,却仍被学校认为“不合格”,“前后剪了两次,老师才勉强点头说‘过关’”。

多位网友从实用的角度比较得出,扎马尾更省钱省时间,扎头发可以三年不去理发店,但是“每个月要去剪头发,油头还要天天洗,还要吹干”。

校方称:相关标准已执行超20年

面对争议,三明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传发型规定属实,但该规定中的三张示范照片的前两张系2014年拍摄。“当时要求更为严格,女生刘海必须不过眉。”该负责人表示,女生剪发要求是学校一贯传统,已执行超20年,目的是管理学生面貌,希望学生朴素整洁大方,“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

他同时说明,“斜面短发”并非强制要求照搬图片中的样子,图片只是向学生展示肯定“过关”的发型。因为出现学生剪短发不过关,被要求“二次返工”的情况,具体可由班主任判断。并表示后续将统一检查标准,让规章更清晰、更易被接受。

三明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则表示,“各校规章制度不同,目前已与三明一中沟通,建议学校调整方式方法,多考虑学生情况。不要那么苛刻。”

事实上,每年开学季都会出现有关发型的争议。2019年,福州一名中学生对于学校统一发型管理发布1800多字的投诉文字,福州市教育局对此作了1600多字的超长回复。去年,深圳市龙岗区爱华学校几名学生反映,老师强制学生剪寸头。今年4月,龙岩一中学被投诉强制女生剪短发。

媒体评:舍本逐末、小题大做

男生必须留“板寸”,女生得做到“前不遮眉、后不过领”——这场年复一年的“头发拉锯战”,也掀起了一场关于纪律、个性和审美的讨论。针对此次事件,全国多家媒体、教育专家就此发表评论。

中国新闻网评论认为,“发型令”的执行有其现实原因,如制度的惯性、实践的需要等等。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可能依旧需要这种方式来进行管理。但对于许多有条件的学校来说,过于严苛的“发型令”可以说是舍本逐末、小题大做。学校更应该把工夫花在教育教学上,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不是用一把剪刀把孩子修剪成统一模样。

文汇时评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爱与尊重,而非生产整齐划一的“产品”。发型规范的“教育价值”,不在“控制”发型,而在 “引导”学生理解个性与规则的关系。因此,“发型令”争议之外,更值得反思的是,如何在尊重个性中让每个学生绽放“与众不同的精彩”,如何在尊重规则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唯有如此,“头”等大事的烦恼,才能转化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契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强制统一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一种传统的‘服从式’教育观念,即要求孩子‘听话’”,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应试目标,其思路是“除了成绩,其他方面都不要表现”,通过压抑个性确保学生对考试的专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