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的剧集市场,是一场冷门叙事与经典文学的双向奔赴。在悬疑、古装等传统题材渐显疲态之际,第一季度剧集以多元化的创新姿态,完成了对现实主义深度的再探索——《黄雀》《北上》等作品牢牢扎根于生活的琐碎、狼狈与温情,以田野调查般的真实质感、文学改编的厚重底蕴,共同构筑了一幅兼具社会洞察与艺术质感的影视画卷。

家庭剧一直是市场上老少通吃的“基本盘”,但一季度的家庭题材跳出了传统狗血套路。《六姊妹》以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千禧年的皖淮小城为背景,通过何家六姊妹的婚恋、事业与亲情羁绊,描绘了中国家庭关系的复杂性与韧性;《180天重启计划》则以轻喜剧手法解构重组家庭的代际关系,吴越与周雨彤演绎的“非典型母女”从“相爱相杀”到双向救赎,为都市家庭剧开辟了兼具幽默与深度的新路径。

一季度开播的悬疑剧多数反响平平,其中《漂白》靠大尺度与争议出圈,却最终遭到口碑反噬;古装剧上新不少,主创阵容也称得上星光熠熠,如《国色芳华》《大奉打更人》《五福临门》《雁回时》等剧,播出期间都掀起过相关话题讨论热度。但总体而言,一季度的古装剧品质良莠不齐,没有出现能够突破圈层的爆款……

新京报梳理了2024年12月23日—2025年3月22日期间开播的热门剧集。根据剧集品质、观众口碑、播出热度等多个维度评选出“新京报2025年Q1剧集榜”,包括了“影响力剧集”“品质剧集”“新锐剧集”“突破剧集”“人气剧集”五个奖项。

品质剧集 《黄雀》

《黄雀》聚焦“反扒”这一冷门赛道,展现铁路反扒警察与盗窃团伙的智斗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枪战,没有大尺度的刑事案件,而是通过晃动车厢和人来人往的车站里警与贼的明暗交锋,勾勒出真实的人生百态——既有游走在善与恶边缘的人性挣扎,也有中年人的疲惫与狼狈。编剧王小枪以实地调研为底,将市井江湖的生存哲学与中年人的理想主义的消亡融合在一起,赋予剧作田野调查式的真实厚重感。叙事上也跳出了传统警匪题材的套路,郭京飞饰演的警察郭鹏飞,褪去了传统英雄的光环,成为一个需要定时吃药,头发花白、行事低调的“贼见愁”,他身上的执着、幽默与疲惫感精准还原了反扒民警的日常;该剧还通过《雾都孤儿》的隐喻与角色命运的交织,呈现了社会转型期个体的漂泊与异化。同时,创作者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命运循环中探讨了正义与生存的边界。

影响力剧集 (空缺)

新锐剧集 《180天重启计划》

《180天重启计划》聚焦当代家庭中复杂的代际关系,通过一对“非典型”母女180天的共处,以辛辣的喜剧笔触与细腻的情感张力,直面重组家庭、女性成长等社会议题。剧中,48岁的妈妈吴俪梅(吴越饰)与28岁的女儿顾云苏(周雨彤饰),是母女亦是“战友”,她们在被迫共同生活的180天里“相爱相杀”,既火花四溅又温情脉脉,最终重新认识彼此,完成了关于自我认知与亲情和解的“重启”。导演李漠延续其一贯的现实主义轻喜剧风格,以平行时空叙事与生活化镜头语言将琐碎日常升华为艺术化的情感共振,既荒诞又真实,既诙谐又感人。《180天重启计划》以“重启亲情”为核心命题,在都市家庭题材里探索出一条兼具幽默与深度的艺术新路。

突破剧集 《北上》

电视剧《北上》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蓝本,不仅承载着百年运河文化的厚重底蕴,更以青春化的视角重构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经典文学作品在影视作品中焕发出鲜活的时代生命力。主创团队大胆起用新生代演员诠释复杂角色,白鹿从“黑皮钢牙”的懵懂少女到洗尽铅华的坚韧女性,欧豪从花街少年蜕变为扛起责任的奋斗者,他们的表演既保留了原著人物的精神内核,又以青春化的表达消解了文学与大众的隔阂,让“运河精神”在代际共鸣中生生不息。《北上》完成了一次严肃文学与青春叙事的激情碰撞,为文学影视化改编提供了新解法。

人气剧集《六姊妹》

《六姊妹》以皖淮小城淮南为背景,讲述何家六姊妹在时代洪流中历经婚恋、事业、亲情磨砺,最终凝聚成“家”的力量的故事。该剧通过细腻的群像塑造和深刻的亲情表达,展现了中国家庭关系的多维复杂性,更以年轻化的视角和对时代细节的还原,让观众在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中,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六姊妹》播出的单日最高收视率5.307%、单日收视份额21.242%,是首部CVB单日收视破5的剧集;每集平均收视率4.349%,是首部CVB平均收视破4的剧集。此外,该剧的热播还带起了安徽淮南文旅热潮,拍摄取景地九龙岗成为热门景点,剧中出现的淮南牛肉汤等地域文化符号也成为网红标签。

剧集榜长图: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王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