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似锦》《雁回时》两部古装宅斗剧接连播出,领衔着三月的古装市场,《似锦》最高热度突破28000,《雁回时》突破30000,进入腾讯视频爆款俱乐部。

自从2018年《知否》爆红后,宅斗剧迈向了制作新时代,尤其是近三年来,宅斗剧爆款频出。2022年《星汉灿烂》,2023年《为有暗香来》,2024年《墨雨云间》《九重紫》,2025年《似锦》《雁回时》都为市场交上了不错的答卷;此外,《将门毒后》的选角也在市场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相比古装题材中被称作“爆款制造机”但近期略显疲态的仙侠剧,宅斗剧总能不定时地给观众带来一些惊喜,出现意料之外的黑马。宅斗剧之所以能够长红,与刀刃向内的不断自我革新有紧密的关系。

双线叙事:从深宅到庙堂的维度拓展

回顾近年来突出重围的宅斗剧,都有自身与众不同的核心亮点。《为有暗香来》紧扣“一女多男+恶女重生”;《墨雨云间》主打“薛芳菲掉马复仇记”,各方人物紧紧围绕着薛芳菲的“重生马甲”,展开一系列紧张刺激的试探拉扯;《九重紫》侧重呈现蝴蝶效应引发的宿命海啸,全剧紧绕“打破宿命”的中心开展;《雁回时》中的母女牵绊尤为打动人心,庄寒雁与阮惜文的“中式母女关系”“母女天生同盟”,是这部剧的重要看点。

以上宅斗剧在紧扣“宅斗”中心时,对内容进行了差异化处理,并适当地选择重生、群像、悬疑、复仇、商战、轻喜等元素,与剧作的美学风格相适配,打造出独家特色。这是宅斗剧这些年总能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的重要因素。

从命名方式来看,宅斗剧似乎专注叙述古代家族后宅之事。但从《知否》开始,宅斗剧一直在谋求“宅斗+权谋”的双线发展,一条以男女主的家族为中心展开宅斗,通常集中在剧作的前半部分,通过制造冲突,打脸翻转吸引观众;另一条以男女主的事业为中心展开权谋,在剧作之初潜伏埋线,随着剧情的深入再缓缓浮出水面。“宅斗”与“权谋”双线并行交叉,在结局时共同将戏剧推向高潮。

历数近年来的宅斗代表作品,几乎无不遵循双线发展。下图详细列举这一叙事模式的规律:

“权谋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市场上《大明王朝1566》《琅琊榜》等传统权谋正剧相对缺失的空白。并且作为辅佐宅斗而生的权谋剧情浅显易懂,不需要观众投入观看传统权谋正剧所需要的高认知成本,既满足了观众对权谋元素的摄入需求,又兼顾到了剧作的大众普及性,以及大部分人观剧出于精神放松的娱乐需求。这一双线叙事模式,将宅斗剧从“后宅之深”延伸至“庙堂之高”,拓宽了受众群体,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节奏革命:长剧向短的经典代表

大部分宅斗剧的原著体量较大,不论是《知否》还是《墨雨云间》《九重紫》,字数基本在百万字以上。《知否》开启了“宅斗”新时代,但在当下快节奏的市场偏好和电视剧集数受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诸如《知否》一类长达78集的大型宅斗剧大概率已成为孤本绝唱。近些年新拍摄的宅斗剧在集数上都发生了“腰斩”,以“快节奏+强悬念”成为古装市场“长剧向短”实验的代表。

《墨雨云间》《九重紫》《似锦》等新一批宅斗剧,在叙事密度上实现了质的跃迁。剧作对原著进行了高强度的浓缩,删去相对冗余的支线,保留最核心的戏剧冲突。如《九重紫》原著中女主窦昭所在的窦氏家族非常庞大,拥有东窦、西窦两大支线和非常复杂的家族成员构成。影视剧中将窦昭的家族进行了大幅简化,仅保留窦昭祖母一脉为核心的家族成员,但宅斗剧应有的代际冲突,家族成员冲突,家族声誉和个人利益冲突等必备的戏剧要素,均得到了完整的呈现。

并且,上述优秀的宅斗剧,都非常注意在剧情适当的位置下放“悬念钩子”。《墨雨云间》“薛芳菲这一集会不会掉马?”《九重紫》“到底是谁害了定国公?”等悬念设置持续吸引观众。在最新播出的《雁回时》中,作为亲生母亲的阮惜文为什么一定要将女儿庄寒雁赶出庄府?到底是谁让庄寒雁背负了“赤脚鬼”污名?到底谁才是奸佞裴大福真正的义子等疑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导演用“快剪蒙太奇”的手法,将剧情的高强密度与适时留白较好结合,观众在剧情的打脸反转和悬疑探索间欲罢不能。

相比传统古装、仙侠、都市、校园等其他题材的电视剧,宅斗剧在“长剧向短”革命中交出了较好成绩单。从长篇世情到适应“短剧化”高密叙事,宅斗剧极强的适应能力值得其他类型的影视题材借鉴学习。

思想升维:从雌竞叙事到女性觉醒的价值重构

适应观众观剧习惯和影视政策更迭的自我革新,让宅斗剧乘上了“长剧向短”革命的东风,但真正让宅斗剧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市场稳中向好的,是在内容思想上紧跟时代并持续升维。

在众多题材中,宅斗剧本身具有一定的先天劣势,一是以《墨雨云间》《雁回时》为代表的宅斗剧,其原著发表时间都较早。《雁回时》的原著《重生之贵女难求》是千山茶客2013年的早期作品,相比其他成名之作文笔相对稚嫩,其中还有一些不太能被当代读者和观众所接受的古早内容和设定。所以在《雁回时》刚宣布影视化的时候,很多人都并不看好。

二是若要突出“斗”的爽感和亮点,就会容易踩中“雌竞”“娇妻”“嫡庶神教”等当代观众雷点。从《知否》开始,宅斗剧就致力于对剧作思想进行迭代升级,着力于将宅斗从局限于后宅一隅的争斗中解放出来,放眼至封建父权社会对女子的剥削和压迫。

《知否》中小秦氏火烧祠堂时发出“这侯府就是吸血的魔窟”的控诉,盛明兰的“精神弑父”至今仍是影视分析区的经典样本。《雁回时》对原著取其精华式的巧妙改编,与《墨雨云间》的改编策略一样,相对削减的原著中的雌竞部分,将重点放在女性成长和救赎上,助力该剧成为爆款黑马。剧集刚一播出,庄家主母阮惜文与庄家的对峙就成为各大平台的热门切片,观众忍不住和女主一起深思,到底是怎样的压迫,能把昔日端庄贤淑的高门贵女,折磨为如今疯癫古怪的深宅怨妇。

《墨雨云间》中姜梨后母季淑然,《九重紫》中的窦昭继母王映雪和万皇后,《似锦》中姜似二婶肖氏,摆脱了反派恶女脸谱化的窠臼,剧中展现了她们面对封建父权压迫时的反抗和挣扎,在无可奈何下的扭曲与异化,以及机关算尽至最后的可怜可叹。主角在斗倒“继母”“妾室”“终极BOSS”等“反派”之后,也不只带给观众单薄的爽感,更增添了对女子命运的反思。

在与女子命运共情的基础上,《九重紫》中女主的祖母,《雁回时》中女主的母亲均告诫女主,不要迷失于后宅争斗,要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契合了现代女性追求自我价值,探索广阔人生的理念。从雌竞叙事到女性觉醒的价值重构,观众既可以将宅斗剧视作观察封建社会文化的窗口,又可以在其中汲取当代女性独立自强的精神力量。

近期宅斗剧的辉煌成绩虽然有目共睹,但宅斗这一题材仍可进一步完善。如过度追求快节奏,导致部分剧情破碎、逻辑存在漏洞。比如《墨雨云间》中守卫森严的贞女堂,为何薛芳菲能够旁若无人地自由进出?再比如《似锦》中上一世姜似误以为自己死于郁锦,重生后为何对郁锦几乎没有防备?迎合市场快节奏需求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可以因为瑕不掩瑜而忽视精益求精。在已经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上,未来宅斗剧应该对自身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致力于打造流量与口碑齐具的上乘精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