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预制菜风波,原本是一场餐饮行业的内战,没想到被罗永浩一条微博引爆,迅速演变成一场公共舆论狂欢。而这场风波的最终走向,却是罗永浩的突然“偃旗息鼓”。

很多人没看懂,其实老罗不是打不动了,而是意识到这场舆论战,真正的风险在他自己身上。

罗永浩“熄火”,不是认输,是聪明

舆论的引信,是老贾自己点燃的

事情的起点是罗永浩发了条微博,质疑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这种看似随口一问的方式,其实是典型的“舆论钓鱼”:你承认,舆论反噬;你否认,也不免被追问细节。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并未选择沉默,而是情绪激烈地回击,这一“自杀式操作”,直接把老罗送上了舆论高地。

紧接着,于东来等餐饮大佬纷纷站队西贝,结果反而激起了更多消费者的不满。老罗什么都没多说,反而成了“为老百姓说话”的代表,声势如虹。

罗永浩的最大护城河:口才与道德高地

为什么罗永浩能轻易调动公众情绪?因为他手握两个核心武器:一个是互联网时代练出来的嘴皮子,另一个,是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敏感嗅觉。这一点,连贾国龙都看不明白。

从20年前的新东方讲台,到牛博网的“公共知识分子”,再到怒砸西门子冰箱、创办锤子手机、带货还债,再到今天的AR创业者,罗永浩一路走来,项目一个个黄了,但他的语言能力从未失手。

可以说,这张嘴,是他最值钱的资产。

罗永浩“熄火”,不是认输,是聪明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张嘴上

当一个人靠嘴吃饭,他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被噤声”。

这场预制菜风波,罗永浩看似赢得漂亮,获得了接近90%的舆论支持(数据来自多平台评论抽样),但他也应该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危险的位置上:一个个体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如此庞大的舆论洪流,这是有可能引发监管层面“注意”的。

说白了,他不是怕贾国龙,而是怕“更大的对手”看到他“太能说”。

所以,他选择主动“熄火”,是聪明人的自我保护:舆论如果继续往深处走,演变成社会性话题,甚至影响行业监管,那他这张嘴,很可能就说不下去了。

罗永浩“熄火”,不是认输,是聪明

看似莽撞的贾国龙,反而更抗打

西贝这波虽然被口水淹了,但贾国龙从商业层面看,反而更有韧性。他可以关店自保,可以赔钱坚持,甚至可以忍受一段时间的口碑低谷。但罗永浩不能。

他的项目失败,可以翻篇;他的债务,可以靠直播还;但如果舆论口碑崩了、或者被“限制发声”,那他连“翻盘”的工具都没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