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世纪的爱:暮年知青的贵州寻情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上海这座热闹的大城市里,住着一位70岁的老人,叫陈永安。本来他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可命运却突然给了他沉重一击,他被查出得了胃癌,还是晚期,医生说他最多也就剩下半年时间了。这消息像一记大锤子,把他敲懵了,可也一下子打开了他心里那扇关了很久很久的门,一段藏在心底整整五十年的爱情,猛地又冒了出来,占满了他的整个脑袋。他想都没想,就决定一定要去贵州,去见那个藏在他心里半辈子的初恋——苏晓琳。

时间回到1970年春天,那时候的陈永安才20岁,正是青春正好的时候。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他满怀着对未来的好奇和憧憬,告别了上海的繁华热闹,来到了贵州安顺郊外的青河村。这村子被群山环绕着,安安静静的,只有几十户人家,村里有个小酒厂,大家主要就靠这个营生。陈永安一来,就被安排到酒厂工作。每天一大早,他都得穿过一片竹子林去上班,竹子被风吹得沙沙响,就好像专门给他的乡村生活配上的背景音乐。

酒厂的当地人,对陈永安这个从上海来的知青可好奇了。虽说陈永安文化水平不低,可酿酒这事儿他一窍不通,老是被村民们在背后偷偷笑话。就在他有点发愁的时候,苏晓琳出现了。苏晓琳比陈永安大一岁,从16岁就开始在酒厂当发酵工。他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苏晓琳穿着蓝色工作服,头发上还别着一朵小野花,看着又朴实又漂亮。她操着一口带着贵州口音、清脆好听的普通话问陈永安:“你就是从上海来的知青?”就这一句话,好像一根红线,把他俩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从那以后,陈永安就跟着苏晓琳学酿酒,每一道工序苏晓琳都毫无保留、仔仔细细地教他,选料、发酵、蒸馏,一样不落。陈永安脑子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夏天的雨来得特别突然,下班的时候,他俩常常被大雨困在酒厂。两个人就坐在走廊下面,看着被雨水打湿的竹子林,听着雨滴噼里啪啦地打在屋顶上,不知不觉间,两颗心也越靠越近。有一回,陈永安问苏晓琳:“你想过离开青河村吗?”苏晓琳轻轻摇了摇头,眼里全是对家乡的不舍:“这儿是我的家,我的根就在这儿。那你呢?会一直留在这儿不?”陈永安望着远处的大山,有点犹豫地说:“我也不知道,说不定回上海,也说不定留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俩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上班的时候,一个眼神交汇,都觉得心里甜甜的;下班后,在竹子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感情就像小树苗一样,慢慢长大了。秋天到了,苏晓琳带着陈永安去了村子后面的小山。站在山顶一块平平的大石头上,能看到整个青河村。夕阳的光洒在苏晓琳脸上,好看极了。陈永安鼓起勇气,声音都有点发抖地问:“晓琳,要是以后我稳定下来了,你愿意嫁给我不?”苏晓琳笑着靠在他肩膀上,轻声说:“我愿意。”那一刻,整个世界好像都不动了,他们约定好,等陈永安工作稳定了,就去正式提亲。

可谁能想到,命运就爱捉弄人。深秋的一个傍晚,一封从上海来的信,把这美好的一切都打破了。陈永安的父亲突然脑溢血,生命危险,家里催他赶紧回去。陈永安拿着信,心里别提多纠结了,一边是病重的父亲,一边是深爱的恋人,这道选择题太难了。当天晚上,他在溪边找到了正在洗衣服的苏晓琳。月光洒在溪水里,一闪一闪的,可他俩的心情却像掉进了冰窟窿里。陈永安艰难地开口:“晓琳,我爸脑溢血,我必须得回去。”苏晓琳的脸一下子变得惨白,可还是很懂事地说:“你得回去,家人最重要。”
在离开的前一晚,他俩偷偷来到经常去的那座小山。天上星星一闪一闪的,四周虫儿叽叽叫着,一切看着那么安静美好,可又到处都是离别的难过。陈永安紧紧抱着苏晓琳,一遍又一遍地说:“我肯定尽快回来娶你,你一定要相信我。”苏晓琳轻轻点头,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她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递给陈永安,照片背面写着“给永安”和她的名字,好像把自己所有的思念都写在了上面。
陈永安回到上海后,日子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父亲偏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没钱,母亲年纪大了也没法出去工作。他一边要照顾父亲,一边还得出去找工作挣钱。就算日子这么苦,他也没忘了给苏晓琳写信。可是,一封封信寄出去,就像石头扔进了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他一开始还满怀希望,慢慢地就开始怀疑,苏晓琳还在等他吗?这一等,就是两年,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家里的情况也越来越差。
两年后,父亲去世了,陈永安终于打算回贵州找苏晓琳。可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单位通知他被调到上海郊区的国营工厂做技术工作。在那个时候,这样的机会要是错过了,说不定一辈子就完了。陈永安心里痛苦极了,纠结了好久,最后还是选择了留下。他想着,等以后生活稳定了,再去找苏晓琳。可生活一旦忙起来,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停不下来。工作、升职、结婚、生孩子,日子过得飞快,那个曾经的承诺,也在忙碌的生活里慢慢被他淡忘了。
在工厂里,陈永安认识了同样是技术员的李雅琴。李雅琴性格温柔,对陈永安照顾得特别周到,两个人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结婚有了孩子。婚礼那天,陈永安心里突然闪过一丝对苏晓琳的愧疚,可看着身边漂亮的新娘,他只能把这份愧疚藏在心底。后来,他们的儿子陈小阳出生了。为了记住那段难忘的过去,陈永安给儿子取名“小阳”,意思是贵州山间升起的朝阳,不过李雅琴并不知道这个名字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日子就这么平平静静地过着,可不幸的是,在陈小阳十岁那年,李雅琴生病去世了。陈永安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生活的艰难让他根本没时间去想以前的承诺,苏晓琳的样子在他记忆里也越来越模糊。
一转眼五十年过去了,陈永安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头发全白的老人。他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么要结束了,没想到,胃癌晚期的诊断书又把他拉回到了五十年前。他下定决心,哪怕生命快到尽头了,也要去面对那段被藏起来的过去。

陈永安踏上了去贵州的漫长旅程。他从上海虹桥站出发,又是坐火车,又是坐长途汽车,最后还坐了中巴车,一路折腾,终于来到了青河村。可这里早就变了样,以前的小茅屋变成了高楼大厦,烂泥路也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要不是心里那点模糊的记忆,他都快认不出来了。他到处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苏晓琳的家,那棵大槐树下的两层青砖房,还留着一点以前的影子。
他心里又紧张又激动,手都忍不住发抖,慢慢走进院子。看见一位头发全白的老奶奶坐在院子里择菜,穿着蓝色棉布衫,头发盘得整整齐齐,像极了年轻时的苏晓琳。他小声喊了一句:“晓琳?”老奶奶的身子猛地一僵,手里的菜刀“当啷”一声掉进了菜盆里。她慢慢转过身,眼神里空荡荡的,满是迷茫:“你是谁啊?你找哪个?”这一刻,陈永安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他费劲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可苏晓琳却像听一个陌生人说话似的,一脸茫然。

就在这时,一个叫苏强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他看着跪在地上哭得伤心的陈永安,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您是陈永安?从上海来的陈永安?我是苏强,我妈得了老年痴呆症,都三年了。”说完,苏强拿出一个颜色发黄的信封,那是苏晓琳病重的时候写的信。信里写满了她这五十年的等待,还藏着一个让陈永安震惊的秘密——苏强是他的儿子。
陈永安知道真相后,心里啥滋味都有。他赶紧给在上海的儿子陈小阳打电话,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他。陈小阳第二天就赶了过来。兄弟俩第一次见面,虽然他们成长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但身上都有着和陈永安一样的坚毅劲儿。
两天后,陈永安的病情突然加重。大家都急得不行的时候,奇迹发生了,苏晓琳突然恢复了记忆。她走到床边,握住陈永安的手,眼睛里全是思念和关心:“永安,是你吗?你真的回来了?”这一刻,时间好像又回到了五十年前那个青涩又美好的夏天。

为了完成父亲最后的心愿,苏强和陈小阳决定在村后的小山上,给两位老人办一场迟到了五十年的婚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山坡上,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就好像在为这场特别的婚礼唱歌祝福。一块红布盖在陈永安和苏晓琳交握的手上,村里的老人们也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当年的事儿,让这场婚礼多了好多温暖和感动。
陈永安看着身边的苏晓琳,这五十年的遗憾终于在这一刻补上了。他脸上带着微笑,慢慢闭上了眼睛,手还是紧紧地握着苏晓琳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完成了那个迟到了五十年的婚约。苏晓琳轻轻摸着他的脸,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可脸上也带着一丝解脱的笑容:“这辈子的路走完了,心里的愿望也了了。”

这段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捉摸不定,人生的身不由己,可也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坚定和承诺的力量。哪怕时间像一把锋利的刀,也砍不断心里那份最真挚的感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份爱还是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