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国空军协会搞了一场大阵仗的研讨会,地点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这场会议主题是“多域战——从愿景到现实”,探讨未来空天力量怎么玩出新花样。
当时来的都是重量级人物,结果,最抢风头的还是埃隆·马斯克。
会议上,美国空军中将约翰·汤普森抛出一个重磅问题:“美国怎么才能在军事上打败中国?”
马斯克直接甩出一句:“战争的基础是经济,中国经济规模迟早是美国两倍,想赢只能拼激进创新,不然军事上只能当老二。”
科技大佬马斯克
1971年6月28日,马斯克出生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家里条件还不错,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模特兼营养师。
小时候的马斯克就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10岁学会编程,12岁自己写了个叫Blastar的小游戏,还卖了500美元。
他特别爱看科幻小说,像《银河系漫游指南》这种科幻类的书籍对他影响很大,埋下了以后搞太空梦的种子。
1989年,17岁的马斯克跑去加拿大,先在女王大学混了两年,后来转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拿了物理学和经济学两个学位。
1995年,他本来要去斯坦福读应用物理博士,但上了两天课就跑了,觉得读书不如直接干点大事。这个决定很冒险,但也开启了他的创业路。
马斯克开的第一家公司是Zip2,1995年跟弟弟金巴尔一起弄的,做在线城市指南。那时候互联网刚起步,他没日没夜干活,经常睡办公室。
1999年,Compaq花3.07亿美元买了Zip2,马斯克赚了2200万美元。有了这笔钱,他没闲着,又搞了个在线支付公司X.com,后来跟人合并成了PayPal。
2002年,eBay用15亿美元买下PayPal,马斯克分到1.65亿美元,那年他才31岁,已经是科技圈的风云人物。
接下来,他把眼光瞄准了太空。2002年,马斯克创立SpaceX,想把太空旅行的成本降下来,最终目标是让人类住到火星上去。
刚开始不顺利,前三次火箭发射都炸了,公司差点破产。但他硬扛下来,2008年,猎鹰1号成功上天,成为第一枚私人公司发射的入轨火箭。
从那以后,SpaceX就起飞了,猎鹰9号、可回收火箭、龙飞船一步步搞出来。2011年,SpaceX跟NASA签合同,给国际空间站送货。
到2020年,他们正准备搞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Demo-2”,这可是美国十年来头一回用自己的火箭送人上天。
除了太空,马斯克还搞了特斯拉。2004年,他加入特斯拉,很快就当了CEO,把这家小公司带成电动车界的扛把子。
2008年的Roadster证明电动车也能跑得快,2012年的Model S和2017年的Model 3让电动车走进千家万户。
到2020年,特斯拉市值蹭蹭涨,超过一堆老牌车企,成了全球最值钱的汽车公司。马斯克还通过收购SolarCity公司搞太阳能,推出了Powerwall电池,目标是让人类用上可持续能源。
随后,马斯克又弄了Neuralink研究脑机接口,无聊公司挖负责隧道解决交通问题。这些项目2020年还在早期,但能看出他脑子里的野心。
同年,马斯克身家破千亿,成了全球首富之一。与事业相比,马斯克的私生活有些乱,结了好几次婚,生了一堆孩子,但他精力主要还是花在事业上。
马斯克能走到这步,靠的是敢赌和不怕输。他说过,SpaceX每次失败都是教训,特斯拉的生产难题也让他学会顶着压力往前冲。
马斯克一句点醒全场
2020年2月28日,美国空军协会在奥兰多开了个大研讨会,主题是“多域战——从愿景到现实”。
这会非常重要,美国空军30多个高层全来了,还有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人。会场布置得很正式,屏幕上放着最新的航空技术视频,大家都盯着未来战争怎么打。
当天有个“炉边谈话”环节,美国空军中将约翰·汤普森跟马斯克坐一块聊。
汤普森管着空间与导弹系统中心,之前跟马斯克在2019年的“太空推介日”合作过,两人有点交情。
汤普森问了SpaceX怎么用可回收火箭省钱,马斯克讲了星链计划,说这能给全球上网,还能帮军队通讯,大家听着都挺带劲。
聊着聊着,汤普森话题一转:“中国发展这么快,美国怎么才能在军事上保持领先?”
这问题很敏感,当时中美关系紧张,中国在5G、AI、导弹上进步明显,美国军方有点急。
马斯克听完,停了几秒,然后说:“战争的基础是经济。照现在趋势看,中国经济规模最后得是美国两倍。要在军事上赢中国,美国只能走持续的激进创新这条路,不然只能排第二。”
接着,马斯克又补了句:“中国有许多聪明又努力的人,他们干得不错,美国得靠突破性技术撑住。”
这话说完,全场没人吭声。马斯克的回答不长,但信息量大,先点出经济决定战争,又说中国经济会超美国,最后抛出“激进创新”这招。
马斯克的意思很明白:光靠现在的家底不行,得拼技术翻盘。
经济是基础其实不难懂。打仗花钱,造武器、养军队、搞研发,全得靠经济撑着。当时中国GDP已经逼近美国,预测2030年可能全面超过。
马斯克还提到中国的人才,这点也没夸张,中国工程师多,干活效率高,像华为、比亚迪这些企业全球都打得响。
他说的“激进创新”,其实是SpaceX和特斯拉的套路——不按老路走,搞别人不敢想的东西。
这事的背景是中美科技战正热。中国东风-21D导弹号称能打航母,5G技术领先,北斗导航也建好了,美国有点坐不住。马斯克的回答等于给美国指了条路。
创新竞赛没停过
美国真听进去了马斯克的话。
2021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掏出2500亿美元砸在AI、量子计算、芯片上,想在科技上拉开差距。
2022年,国防部跟SpaceX合作加速搞低轨卫星网,星链的卫星帮美军通讯更稳。2023年,美国还加码无人机和卫星技术研发,明显是奔着“激进创新”去的。
SpaceX这几年也没让人失望。2020年5月,“Demo-2”任务成功,美国终于能自己送人上天。
2021年,星链卫星铺了几千颗,偏远地方都能上网,美军也拿来用。2023年,星舰火箭飞上轨道,这玩意能扛超大重量,NASA打算用它登月。
到2025年,SpaceX已经是航天界的顶流,跟美国政府的合作越来越深。
2021年,特斯拉的新工厂在得州和德国开起来,产量飞涨。2022年,Cybertruck电动皮卡上市,卖得火爆。
2025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基本成熟,电池业务也越做越大,能源行业都被它搅得不太平。
中国在2020年后,5G网络铺得更快,AI和高超音速武器继续领先。华为虽然被美国压着,但还是在通信领域杀出一条路。
北斗导航全面建成,成了GPS的劲敌。中国经济稳步涨,科技实力也跟着水涨船高,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马斯克个人还是焦点。2023年,他跟美国政府聊太空战略,影响力不小。2025年,他身家超3000亿,还是全球首富。
不过也有麻烦,2025年3月,有人爆料他要进五角大楼听中国军事简报,结果因为他在中国的生意太多,被拦住了。
这事闹了点风波,但没动摇他的地位。
马斯克的公司还在推太空、能源、AI,他的“激进创新”理念真影响了美国科技方向。中国崛起势头不减,全球竞争更像一场马拉松。
科技决定未来,这话不假。中美的这场较量,经济是底子,创新是关键。美国能靠技术翻盘吗?中国崛起会把世界带哪去?
参考资料:
1、马斯克能帮美国战胜中国?“很傻很天真” 观察者网 2024-12-09
2、马斯克:中国这方面,已远超美国 观察者网 2024-09-28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