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X.L.Y

前言

赖清德还没开启美洲“窜访”,美国就按耐不住先行动了?

赖清德打算八月窜访中南美洲友邦、过境美国的计划,各位应该都听说了

搁以前,美国兴许会给赖清德个机会,可如今美国的反应真是绝了。

还没等到赖清德离开台岛,美国扬言:要撤走500名驻台美军教官。

如今,解放军列装3000架次巡飞弹紧盯台海,若是开战,首小时解放军出手就可让台军关键雷达站全部陷入瘫痪

赖清德这回要是再搞事,不光美国可能撂挑子不管了,也许连“老巢”都要不保了。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3000架战机可在一小时内掌握战场主动权

最近台海这边的局势,真是风云变幻,紧张得很。咱先从解放军在台海展现出的强大实力说起,就说这3000架巡飞弹瞄准台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巡飞弹这东西,机动性强,隐蔽性也好,一旦投入战斗,那作用可太大了。据说解放军有能力在1小时内瘫痪敌方雷达,意味着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中,解放军能够迅速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在现代战争中,雷达就是军队的眼睛,没了眼睛,敌人就成了瞎子,啥都看不见,更别说组织有效的防御和反击了。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赖清德把窜访看得比民众性命还重要

赖清德这阵子好像没把台风当回事。台湾中部南部刚被台风"丹娜丝"砸得够呛,好多地方断水断电,房子漏雨。有老人打电话求助军人帮忙修屋顶,赖清德居然说"自己爬上去",还讲"不能什么都找军人"。这话让人觉得他是不是太不在乎老百姓了。

美军教官要撤这事,是七月初美国一个智库写的报告里提的。他们说现在在台湾驻军违反了跟中国之前的承诺,万一真打起来这五百人可能成累赘。特朗普最近正想来中国访问,也不希望因为这点事坏了事。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撤退原因是怕担风险

可问题来了,美国为什么突然想撤人呢?最实在的理由就是怕担风险。现在台海的气氛很不妙,火药味浓得很。继续留几百个大兵在那,几乎等同于美国下场。

目前解放军在海峡这一边早就摆开了阵势,准备好了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作战体系。特别突出的是,专门提到部署了数量特别庞大的新型巡飞弹,据说总数超过了三千架次

有了这批利器,再配上解放军强大的情报、通信、指挥控制这一整套系统,那形成的就是一套能快速下重手的组合拳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一边说着撤退,一边通过对台拨款议案

但是最近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26财年的国防拨款法案。法案里包含了5亿美元,用于对台湾的军事援助!

这些钱由国防安全合作局来管理,用来给台湾提供防御性的物资和军事训练。这就是“台湾安全合作倡议”的一部分。

美国参议院也向五角大楼发出了呼吁,他们“强烈建议”邀请台湾方面,参加2026年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

但建议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如果五角大楼的国防部长没有发出邀请,那么他必须向国会提交报告,说明不邀请的理由。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华盛顿那只想要缩回去的手

一份华盛顿智库的报告横空出世,这家名为“国防重点”的机构,话说的很直白:建议五角大楼把驻扎在台湾的那几百号美军训练人员,打包撤走。

这可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背后是冰冷的风险计算。他们怕,怕解放军的军事现代化快得超乎想象,怕一旦擦枪走火,这些美国军人会瞬间成为第一波牺牲品,把美国直接拖入一场它不想打的战争。

更深层的原因,是战略上的不耐烦。美国觉得台湾在防务上过度依赖,总指望特朗普来兜底。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在盘算着访华的可能性,撤走这些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的人员,可以算作一种提前释放的“善意”,为外交铺路。

这只手往回缩的姿态,传递的信号很明确:第一岛链太烫手,我们得离远点看。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可另一只手,伸得比谁都长

但这就算美国要转向了吗?恰恰相反。就在智库高喊“撤退”的同时,美国国会的另一只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伸向台湾。众议院刚刚通过的国防拨款法案里,明晃晃地躺着五亿美元,专门用于武装台湾。

这还不算完。参议院那边,声音喊得更响,他们“强烈建议”五角大楼,在2026年的环太平洋军演里,给台湾留个席位。

一边撤走台面上的驻军,避免触碰“驻军”的红线。一边又通过军援和拉着台湾搞联合军演,进行更深度的军事捆绑。这套操作,就像是把原本摆在明面上的保镖,换成了一套藏在暗处的、更致命的武器系统。

美国想玩的,是一种“非官方”的军事存在,既要维持威慑,又要给自己留足战略模糊的空间。它既不想被绑架,也不想让棋子脱手。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在“左右互搏”的夹缝中,赖清德的豪赌

美国自己左右手互搏,最焦虑的莫过于台北。赖清德的选择,是把宝押在美国那只“伸出来的手”上。他顶着岛内外的压力,高调筹备八月份的出访,核心目的就是在“过境”美国纽约时,能获得足够高的政治待遇,以此来证明“美国挺我”。

为了这场政治豪赌,他似乎押上了自己的政治声望。“丹娜丝”台风过境,岛内一片狼藉。当他面对家中屋顶被吹飞的老人时,却说出了“要自己爬上去”、“不能什么事情都找军人”这样的话,冷漠的姿态瞬间点燃了民众的怒火。

人们批评他,心思全在外访和政治表演上,对民生疾苦视而不见。这种对外事务的极度亢奋和对内治理的漫不经心,形成了一种荒诞的对比。他赌的是美国的承诺,代价却是民众的信任。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军事力量决定了边界

所有的政治算计和外交辞令,最终都要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军事力量的对比。

解放军手中握着的,是大约3000枚巡飞弹,以及一套被认为有能力在冲突爆发的第一个小时内,就敲掉台湾所有关键雷达站的作战体系。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背后是歼-20的隐形突防,是歼-16的电子压制,是一种体系化、非对称的“降维打击”能力。

这种能力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最强大的威慑。它让任何关于“武力协防”的承诺,都必须先回答一个问题:你来得及吗?你承受得起代价吗?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

美“观察团”赴台居心何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