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贺子珍晚年吐露:长征前的毛泽东,早已是军事天才!
2762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光芒即便历经岁月沉淀,依然璀璨夺目。
晚年的贺子珍,每当回忆起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总会提起一个震撼人心的事实:早在长征开始前的七年,毛泽东就已显露出卓越的军事天赋,完成了从文人到军事统帅的华丽蜕变。
1927年,是中国革命最为黑暗的时刻。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腥风血雨席卷全国,无数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之中,党内也面临着分裂与清洗的严峻危机。
就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头,毛泽东以一句石破天惊的论断,为迷茫中的革命指明了方向:“政权,不是靠笔头争来的,要靠枪杆子。”
在汉口八七会议上,他更是以七次发言成为全场焦点,坚决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力主组织武装斗争。彼时身着旧长衫的他,骨子里已燃起军事战略家的熊熊烈火。
秋收起义的失败,没有击垮毛泽东,反而成为他军事智慧绽放的起点。他果断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率领残部进军井冈山。
在三湾改编中,他创造性地将党的支部建到连上,推行士兵委员会制度,彻底重塑了军队的灵魂。
这种前所未有的军事管理模式,让军队不再是单纯的战斗机器,而是拥有坚定信仰和强大凝聚力的革命力量,也为党指挥枪奠定了坚实基础。
井冈山时期,成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试验田。
面对千余人的疲惫之师和重重围困的敌军,他沉着冷静,以独特的“游击战术”十二字诀——“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在崇山峻岭间与敌人周旋。
龙源口大捷便是这一战术的经典战例,他反其道而行之,绕到敌军背后给予致命一击,缴获的武器成为红军壮大的关键。
此后,与朱德的会师,更是珠联璧合,一个善谋,一个能战,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不断完善和升华。
从“十六字诀”的系统总结,到古田会议明确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从巧妙应对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到前四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带领红军化险为夷。
即便在被排挤出指挥中枢的艰难时刻,他依然心系革命,为红军的命运殚精竭虑。
贺子珍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毛泽东。
他不是天生的军事家,却凭借着非凡的胆识、过人的智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在战火中不断成长、蜕变。
早在长征之前,他就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更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天才。
他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致敬这位伟大的领袖,也期待在评论区听到你对毛泽东军事才能的独特见解!#领袖毛泽东##毛主席与贺子珍的革命情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