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扎胎”黑生意必须严惩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一男子靠近车辆后,疑将车胎划破(视频截图)
近日,有车主将车停在广东阳江沈海高速(阳茂段)新墟服务区一家汽车修理店门口去解了个小手,紧接着手机就收到胎压异常信息。等他回到车前,就有一个人问要不要补胎。查看车辆监控视频发现,一名男子在车边有割胎的动作。车主报警后,警方迅速行动,2月5日晚,阳西公安发布警情通报,嫌疑人王某已被刑事拘留。
虽然警方目前还没有披露王某涉嫌的刑事罪名,以及相关违法细节,但是,公路上“扎胎”的黑生意,一直是司机们的忧虑所在。这种割胎人往往与汽车修理店沆瀣一气,先是故意偷偷割坏车主的好胎,然后骗取对方在自家店内补胎。还有的补胎人为了做“生意”,直接在路面上撒地钉、碎玻璃,不顾机动车的行车安全。
不说别的地方,2024年4月4日,当地电视台就曾报道,有市民称在阳江新墟服务区遇多辆车轮胎被扎,服务区内汽修店都说要换轮胎。车主李先生称,他上高速前刚换的新的防爆胎,进服务区修理店,对方不肯检查,直接让换车胎,花了4400元换了2条胎2个轮毂。
“扎胎”黑生意尽管只是个别,但社会危害巨大、影响恶劣,司机对此提心吊胆,特别是考虑到机动车的行车安全,“扎胎”针对的对象不特定,在一些地方打击力度还难以满足公众的期待。
一者,“扎胎”刑事违法定性较为复杂。如果被割坏车胎的实际价值,尚未达到5000元以上,一般属于治安处罚的范围,给予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一旦查实当事人的割胎行为达3次以上,可以追究“故意毁坏财物罪”。有时这种案件会被追究寻衅滋事罪。但是,考虑到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故意破坏轮胎,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甚至发生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车主及在高速公路上的不特定车辆和乘客都将处于高度危险之中,也有人建议应该追究更为严重的“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才能以儆效尤。
二者,固定“扎胎”的证据比较困难,因为破坏轮胎的行为比较隐蔽,特别是用撒钉子、玻璃的方式,不容易第一时间被发现。司机在发现轮胎受损之后,也未必第一时间想到是有人故意破坏,再查找肇事者就更为困难。
这起案件是因为司机开启了汽车的“哨兵模式”,直接拍到了肇事者的破坏行为,方便司法机关及时定性、侦破案件,视频的广泛传播,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形成了对此类黑生意严打的社会共识。
考虑到此类“扎胎”问题的严重危害性,职能部门有必要展开专项打击行动,及时归总信息、串并案件、明确定性,对于“扎胎”的黑生意,不姑息不纵容,抓住蛛丝马迹严查彻处,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让潜在违法者悬崖勒马,维护司机的安全感,把干净安全的路面还给公众。要明白,“扎胎”赚的是黑心钱,危害的是公共安全,必须严惩不贷。
澎湃特约评论员 柳宇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