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变幻莫测,和谈希望越发地渺茫,俄乌就更是不敢松懈。除了在空中较量,看不见的地面之下,双方的较量也是日趋地激烈,俄军尝到了利用地下管线突袭成功的胜果之后,不断刷新着管道战的新记录。乌克兰又有何应对之策?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Part.1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2025年9月,一则来自哈尔科夫州的战地视频在全球社交媒体再次引发震荡,俄军突击队员从地下管道突袭乌军防线,两辆乌军装甲车瞬间瘫痪的画面,不仅打破了俄乌东部战场持续数月的僵持态势,更让库皮扬斯克这座战略枢纽的控制权之争陷入白热化。

突击点位置处于乌军经营数月的防御前沿,阵地依托地形设置了反坦克壕沟、地雷区和监控设备,被视为守护库皮扬斯克交通枢纽的“第一道铁门”。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管道突袭在黎明时分开始,首个突击小组从管道钻出后,迅速占据附近树林制高点,反坦克导弹摧毁乌军装甲车,整个突袭过程仅用了8分钟,在乌军反应过来前,俄军已完成对关键点位的控制。后续部队借混乱快速渡河,乌军防线很快就被撕开约1公里的缺口,俄军顺势推进至西岸市郊2公里处,此次行动仅付出3人轻伤代价,便撕开乌军经营数月的河岸防线。

乌克兰军事博主坦言:“没人想到他们会从地下钻出来,防线十分钟内就乱了套”。

一个月之后,此次俄军行动细节逐渐浮出水面。据俄军指挥官透露,行动策划于两个月前,侦察分队通过无人机航拍、地下管线图纸分析及当地情报人员配合,最终选定了一条连接莱曼佩尔希与库皮扬斯克北郊的天然气支线管道。这条管道修建于苏联时期,直径约1.2米,该管道因2024年乌俄输气合同终止已完全废弃,但俄军经过前期侦察和简单清理后,管道内部足以供士兵匍匐前进。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而乌军虽知晓该管道的存在,但认为其年久失修且入口远离防线,未进行重点布防,这为俄军的隐蔽渗透创造了条件。俄军对管道实施了针对性改造,改造过程全程保持高度隐蔽,所有工程设备均在夜间通过森林小路运抵现场,同步释放无人机干扰信号屏蔽乌军侦察。为掩盖改造痕迹,俄军特意保留了管道入口的废弃状态,整个改造工程历时两周,最终将一条年久失修的能源管道,打造成可支持营级兵力持续渗透的地下运输线路。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军事专家 王云飞:

油气管道十分危险,内含废弃油气,人员训练必须过硬。比如,金属碰撞易产生火花,可能引燃废气导致爆炸;且管道内易缺氧,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和氧气瓶作业。管道空间狭小,仅半人高,通过数公里长的管线时,对体力消耗极大,非特种兵不能胜任。此外,俄军常遭乌无人机袭击,而管道不受此影响。俄军已利用管道派遣特种兵,经管线潜入前沿阵地,甚至突入库皮扬斯克、越过河障,相对安全得多。

突袭发生后24小时内,俄军向库皮扬斯克方向增派了至少3个机械化营,而乌军则紧急调动预备队封堵缺口,双方在交通枢纽周边的交火强度较此前提升40%。

库皮扬斯克作为哈尔科夫州的重要铁路和公路枢纽,每月通过铁路向顿巴斯前线输送约8000吨弹药和1.2万名士兵,是乌军向前线输送物资和兵力的关键节点。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奥斯基尔河自北向南切割出天然防御线,将库皮扬斯克分成东岸和西岸两部分,构成多层次的水文防御体系。这种地理与交通的叠加优势,使其成为军事部署的“黄金三角”。俄军总参谋部称:“控制库皮扬斯克,就等于握住了东乌战局的钥匙。”


此次突袭直接切断了乌军两条关键补给线,导致顿巴斯方向部分乌军阵地出现弹药短缺。北约军事顾问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战术突袭,而是对乌军防御体系的精准破局。”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库皮扬斯克作为奥斯基尔河重要节点,若俄军由此跨河向西、向南进攻,乌军防线将面临更大压力。当前俄乌冲突焦点虽在顿巴斯地区,但俄军完全控制卢甘斯克后,向哈尔科夫方向库皮扬斯克的进攻,或使乌军安全压力骤增,被迫分兵。一旦库皮扬斯克被俄军攻克,俄军将在北部战区掌握更大主动权,战术上对乌形成多点牵制。

Part.2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在乌军首次确认俄军利用管道渗透后,立即启动应急防御机制,下令对库皮扬斯克周边所有废弃管道实施爆破封堵,工程兵部队在48小时内炸毁了4条主要管道中的3条,对剩余管道则采取注水方式瘫痪,同时向管内投放带倒刺的铁丝网,阻碍俄军通行。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在管道出口,乌军特种部队控制了俄军北郊森林地带的已知出口,布设反步兵地雷和定向雷,并派出侦察无人机24小时不间断监控。同时,乌军加大炮火打击力度,构建起纵深3公里的梯次防御带,阻止俄军渗透后的进攻。

军事专家 王云飞:

目前,乌军尚能守住库皮扬斯克。此地作为乌军通向顿涅茨克的重要补给枢纽,铁路、公路畅通,且仓库众多,储存着大量弹药、油料及粮食,是关键中转站。对俄乌双方而言,库皮扬斯克都是具重要象征意义的战略据点。

而库皮扬斯克的管道突袭并非俄军在战场上的孤例。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2024年10月,在阿夫迪耶夫卡战场,俄军秘密开挖了多条隧道,“地下突袭”行动由退伍军人组成的志愿侦察突击旅,利用挖壕沟时发现的一条直径约1米,长约3公里的废弃排水管道,爬行绕过了乌军防御区,将炸药输送至乌军堡垒下方,引爆后依托弹坑发起冲锋,最终夺取核心阵地。

2025年3月,俄军为打破库尔斯克僵局,在收复库尔斯克苏贾市的战斗中再次使用管道战术。不仅收复苏贾,更迫使乌军从红军城抽调两营回援,间接减轻了库皮扬斯克方向的压力。军事专家瓦西里·丹德金评价:“这是用100人的冒险换取整条战线松动的经典案例”,这种战术思路随后在库皮扬斯克得到完美复刻与升级。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管道战是俄军突破乌军防线的可行方案,但燃气管道本不适合作战,危险性极高,不少俄特战部队进入后就没有再返回。即便配备防毒面具和供氧设施,管道内复杂危险仍超乎想象。俄军选择管道战,一是地面巷战难占便宜,实属无奈;二是为达成出其不意之效;三是采用人海战术,先派部分特战人员疏通、勘探管道,构建通道后,再派特战人员经管道潜入乌军阵地。可见,俄军管道战需专业技术支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Part.3

对于俄军而言,占领库皮扬斯克可以实现多重战略目标。而与它相距280公里的另一座城市,也正成为决定俄乌战局走向的风向标。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红军城,这座坐落于欧洲最大煤矿区的铁路枢纽,不仅是乌军东线弹药补给的核心中转站,在红军城的地下深处,更藏着纵横交错的地下矿道网络,乌军投入1.2亿美元,依托早已改造的矿道系统,将废弃煤矿隧道打造成集指挥、补给、机动于一体的作战枢纽,成为抵御俄军攻势的“天然堡垒”。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处于洪雷曼斯卡娅矿井深处的三防指挥所可抵御10万吨当量核弹,废弃矿工宿舍、隧道被改建成存放原料与武器的仓库,70%的前线物资通过隧道秘密输送。

在红军城的3号矿井,这座苏联时期开采的老矿井主巷道宽4.2米,支岔如蛛网般延伸至城区5处关键建筑群,乌军早在2024年便在此设置了多道防步兵障碍与隐蔽火力点,够成层层递进的防御体系。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乌军凭借对地形的绝对熟悉,在支巷间灵活转移,白天依托防御工事固守,夜晚则通过秘密岔道突袭俄军休整点,先后炸毁俄军3台生命探测仪与1辆隧道工程车。当乌军接到地面防线调整完成的指令时,3号矿井的守军已伤亡过半,但他们成功将俄军渗透部队阻滞了11天,彻底打乱了俄军“速取红军城”的作战计划。

正如俄军指挥官在战报中承认:“这些隧道让优势兵力与火力难以发挥,我们陷入了一场看不见尽头的地下消耗战。”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从管道战角度分析,顿巴斯地区历经十年战火,地下管线系统受损严重,难以找到完备且未受损的管线供俄军进行大规模特种作战。而库尔斯克因未经历战斗,地下管线系统保存完好,俄军才得以利用天然气管线实施大规模长距离特种作战。

Part.4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除了石油管道和地下矿井坑道,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的地下工事也创造了现代地下防御的经典案例。

2023年围城战中,约4000名乌军依托隧道构建多层火力点,在地面建筑失守后仍固守地下枢纽,乌军还通过秘密出口突袭港口俄军,成功接应500余名战友撤回工事。俄军动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FAB-5000重型钻地弹持续轰炸,却仅能摧毁浅层通道,最终通过长期围困才迫使乌军投降。

隧道系统不仅支撑了持久抵抗,更成为战术反击枢纽,展现了地下空间的攻防双重价值。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如今,地道战已成为俄乌巷战与特种战的重要手段。马里乌波尔钢铁厂作战时,乌军就借地下管道保存装备、输送兵力,开展特种作战。俄军在库尔斯克某种程度上借鉴了乌军在马里乌波尔的战法,实现对乌反制。目前,在对小城市的争夺中,地下管线有限,大城市地下管线作用才更突出,且大城市管道战防御难度渐增。乌军既要应对正面战场进攻,又要防范管道渗透的后方突袭,压力与日俱增。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面对俄军的管道突袭,乌军方已紧急对全国范围内的废弃地下管道、隧道等设施展开排查,并在重要防线周边部署震动传感器与无人机监控地下设施的反制措施,炸毁管道入口,北约正加速输送“地下探测雷达”,可穿透10米土层探测移动目标,以遏制俄军地下进攻。

而地下空间也成为乌军规避俄军火力优势的关键,据统计,当地表每公里日均弹药消耗达北约标准3倍时,管道与隧道构成的“地下走廊”能将伤亡率从50%降至12%。

军事专家 萨苏:

在今天的这种战斗中,作战指挥官的智慧与战术素养至关重要。有坚定决心时,废弃管线也可成摧毁敌方工事的契机。随着地道战增多,俄乌战场战况将更复杂,但战斗或仍集中于顿巴斯地区,难向其他区域扩散。双方相持阶段恐将持续,胜负或取决于后勤保障能力。

目前,俄乌冲突已演变为覆盖空、地、地下、水、水下的立体博弈。而地下战场作为独特维度,与其他空间形成战术呼应,当双方部队各自在控制的隧道内转移兵力时,空中无人机实施佯攻,地面部队则固守牵制,构成多维度协同的作战体系,彻底改写了现代战争的空间规则。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军事专家预测,未来俄乌战场可能出现更多“地下交锋”,双方或将投入更多资源研发适用于地下环境的装备和战术,地下空间可能成为未来战场的新争夺点,这场始于地下的战斗,正以其独特的战术模式和深远的战略影响,持续改写着俄乌冲突的走向。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地道战在局部作战和巷战中或能发挥奇袭作用,但难成主战模式。随着战争持续,战法将不断更新,地道战、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航器乃至AI设备将广泛应用。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随着时间推移,俄军的部分优势或逐步转化为战果。正如普京所言,若俄乌无法和谈停火、政治解决冲突,乌克兰将承受最大损失。这也表明,若不采取外交手段,俄罗斯会以较大的代价达到其所设定的战略目标。

地下之战正在如何影响着俄乌战局

制片人:王瑞

编导:易晏

编辑:王津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