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均正常,呼吸平稳,一度凶险的全身性出血倾向也得到有效控制……这是69岁侯阿婆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第10天。经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救治,她终于摆脱死神的威胁,但意识与神志的恢复仍前路漫漫,后续拟转入康复医院接受高压氧治疗。

这场生死时速的救治,竟然始自出梅后的首波高温。

医护人员正在抢救侯阿婆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供图

7月7日傍晚,家人下班回到家,发现69岁的侯阿婆倒在房间里不省人事,“全身摸着烫手”。空调没开,房间闷热,家人马上明白了:“老人家节省舍不得开空调,热昏过去了”,立即将她送到十院急诊。

入院后的紧急检查与评估结果很不妙,体温高达41.4摄氏度、血压仅有74/56毫米汞柱、血氧饱和度更是低到60%……经验丰富的陈远卓副主任与赵伟医生马上判断侯阿婆遭遇的是重度中暑(热射病),必须争分夺秒抢救。

使用冰袋、冰帽、冰毯降低体温,输液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同时予以人工通气(使用呼吸机),以维持生命体征,帮助她渡过难关。

尽管当机立断综合施策,侯阿婆的病情还是急转直下,第二天(7月8日)就发生了凶险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是由中暑、缺氧、酸中毒、休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损伤全身的微血管体系,激活凝血功能而导致的危象。一旦发生DIC,患者随时可能因全身广泛性出血而有性命之虞。

除了皮下瘀斑等肉眼可见的表现,血检结果更是触目惊心——血小板跌至个位数,正常值应为100~300×109/升,随时有可能发生消化道甚至颅内大出血。医护团队即刻将侯阿婆转入重症监护室。

DIC是一种十分复杂且矛盾的病理状态,患者既面临很高的大出血风险,全身血管中又广布微血栓,处于出血与凝血间的“薛定谔状态”,对医生来说治疗窗口极窄。陈远卓副主任带领团队一面精准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调定呼吸机参数,另一面滴定式输注凝血因子,既严防大出血又不让微血栓“坐大”。

幸而,经过团队10天不眠不休的救治,终于成功击退死神。7月16日,侯阿婆各项生命体征与生理指标皆平稳,但因高烧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意识与神志仍未恢复,未来康复之路漫漫,下一步拟转入康复医院接受高压氧治疗。

陈远卓提醒: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户外体力劳动者才会遭遇热射病,在室内不注意防暑降温,一样有可能中暑。开启空调、定时通风、保证水与电解质的摄入与均衡,是安然度夏的必要条件。一旦发生不适应即刻就医,以防不测。

来源:光明日报 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颜维琦 通讯员:生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