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泽1904年出生在四川安岳县一个普通农家,家里穷,父亲是农民,他小时候读了点私塾,后来进县立中学,接触到一些新思想。

1924年,他听说广州有黄埔军校,就借钱南下投考,1925年进了第三期。那时候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培养军官的摇篮,康泽在里面表现活跃,毕业后分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干宣传。

北伐时,他随军北上,参与过武昌攻占,但主要是搞后勤和协调,没直接指挥部队。北伐结束后,他被选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学军事理论和组织管理。不过他在那里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冒,反而坚定了支持国民党的立场,回国后很快就靠上蒋介石这条线。

没打过仗却被任命为司令,一开战就骂娘,导致2万大军全军覆没

1928年留学回来,康泽当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参与中原大战的筹划,主要干情报搜集。他提议组建秘密组织,和贺衷寒、邓文仪等人创办复兴社,这是个以黄埔系为核心的国民党内部控制团体,康泽负责社内事务,监视党内异见分子,用秘密逮捕和审讯的手段扩展影响。

1933年,他升任南昌行营调查设计委员会主任,利用职权拉大势力。1931年,蒋介石批准成立南昌行营别动队,康泽当少将总队长,这支部队起初几百人,主要干游击和情报刺探。别动队在江西围剿红军时活跃,破坏补给线,捕杀嫌疑人员,但康泽自己没上前线,一直在后方遥控指挥。

别动队1932年扩编成总队,兵力几千人,康泽率队参与围堵红军长征,在川黔边境设伏,阻击渡河行动。1935年土城战斗中,别动总队和红军交火,损失惨重,康泽上报时还夸大战绩求升迁。

没打过仗却被任命为司令,一开战就骂娘,导致2万大军全军覆没

1936年,他升中将总队长,部队上万人,参与西安事变后的善后,监视张学良旧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别动总队改编抗日部队,在华北游击,但康泽没参与一线。

1938年,他参与创办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陈立夫、刘健群并列创始人,负责训练班事务,在重庆开设讲座强调纪律。1940年,任战时青年训导团总团长,训练数万青年。1941年,别动总队改组为军队,康泽想当军长,但何应钦否决,说他没实战经验,转给别人管。

抗日后期,康泽声誉下滑,胜利后,蒋介石让他出国考察避风头。1946年去美国参观军工厂和情报机构,带回报告。1947年回国,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局长,负责军官训练,继续效忠蒋介石。

没打过仗却被任命为司令,一开战就骂娘,导致2万大军全军覆没

国民党内战爆发,他搞后勤协调,没指挥部队。到1947年底,国民党败局显现,将领短缺,蒋介石信任的人少,康泽作为亲信被重用。尽管他没带兵经验,但蒋介石疑心重,只信少数人。

1948年1月,任命他为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负责襄阳防御,这决定让很多人意外,因为康泽从没独立指挥大规模战斗。

国民党将领短缺,蒋介石只信任亲信。襄阳位于汉水中段,连接川陕鄂,控制中原大局。康泽无法拒绝,2月1日在襄阳设司令部,下辖104旅、164旅、163旅等,总兵力约两万。

没打过仗却被任命为司令,一开战就骂娘,导致2万大军全军覆没

任命郭勋祺为副司令,此人川军出身,有实战,曾1935年土城阻击红军,抗战中与新四军合作。两人布置防御,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城外高地设哨卡。郭勋祺建议分散兵力,利用地形阻击,康泽坚持集中守城,依赖空军。

上任四个月后,豫东战役爆发,6月22日开封失守,国民党一兵团全歼。康泽获悉,向郭勋祺借兵,成立联合指挥所。郭勋祺加强西南高地防御,在黑虎堰布防。7月2日,中原野战军发起襄樊战役,刘伯承指挥,从汉水两岸推进,王近山六纵包围襄阳。

战役初,解放军占外围阵地。国民党部队反击,遭机枪扫射。郭勋祺提出夜间突袭,康泽拒绝。7月5日,解放军破黑虎堰,国民党用毒气弹,自伤数百。7月10日,总攻外围,高地失守,国民党溃退。

没打过仗却被任命为司令,一开战就骂娘,导致2万大军全军覆没

战斗中,康泽不听郭勋祺建议,四处巡视阵地,咒骂蒋介石决策失误,指责白崇禧援军迟缓。士兵士气低落。7月15日,总攻开始,解放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采用迫击炮平射、工兵爆破、步兵突击战术。7月16日,杨家祠堂司令部攻克。

战役历14天,国民党被歼两万一千余人。康泽被围,走投无路,举枪自戕,被郭勋祺阻止,两人被俘。康泽指挥混乱加剧溃败,未采纳建议,导致防御漏洞。空军误炸,毒气失败。他在阵地跑动踢弹壳叫骂上级,暴露慌乱,加速部队崩溃。

襄樊战役7月16日结束,解放军控制襄阳,俘康泽、郭勋祺及官兵一万七千多名。蒋介石以为康泽阵亡,在会议称壮烈,后知被俘震惊,下令调查。康泽押解途中,双手绑缚,沿汉水北上。

抵达北京,关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与杜聿明、王耀武同处。1950年代接受改造,参加学习班,抄写笔记。撰写自传,交代罪行。

没打过仗却被任命为司令,一开战就骂娘,导致2万大军全军覆没

康泽关押至1963年4月9日,第四批特赦释放,与孙渡等35人一同。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住北京,撰写回忆录。1963年夏写《复兴社的缘起》,描述1932年成立过程。次年完成《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经过》,详述1938年创办。

1964年继续文史工作,参观历史展览。1965年撰写别动队回忆,描述1930年代行动。在家整理文件。

1967年12月23日,心脏病复发,北京医院去世,终年63岁。遗体火化,骨灰安放北京公墓。

参考资料

国军将领康泽特赦后,在报纸上看到毛主席的文章,激动到病发昏迷 搜狐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