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13天倒计时,韩国被逼上绝路,美国张口要4000亿,李在明签不签?
9584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作为美国的“小弟”,韩国总统不论谁来担任,只要没有脱离美国掌控就必须得看美国脸色行事。例如高举“亲华”旗号上台的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在关税问题上一边和美国“打太极”,一边高调向中国示好,但最终还是要照顾特朗普的情绪,婉拒中方邀请他出席九三阅兵的提议。
但是李在明万万没想到,对特朗普政府的让步竟然是“服从性测试”的开始,当下美国再次对韩国发难,张口就要韩国投资4000亿美元,李在明会作何选择呢?
在美国掀起第二轮关税战后,特朗普已经先后公布了4批制裁名单,要求50多个国家必须在8月1日之前给美国一个准确答复。现如今,距离制裁到期只剩下13天时间,日韩虽然同为美国盟友,但却出现在第一批制裁名单中。
对此,日本首相石破茂已经表态,对美方的关税制裁“非常遗憾,但会坚持抗争到底”;韩国则有些妥协的意思,25%的全商品关税让李在明有些吃不消,所以多次和美国联系要签署贸易协议。但让韩国担忧的是,特朗普政府开出的条件根本难以接受,导致双方还在僵持阶段。
据韩联社报道,日前韩国代表前往华盛顿谈判,美方拟定了一份堪比“卖身契”的条件:要求韩国必须对美国开放农贸市场、废除水果等相关检疫措施,并设立初始资本4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供韩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前面两个还好说,无非就是贸易亏损的问题,但40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韩国全年国家预算的80%,如果接受了这个条件,那韩国在2026年到来之前基本什么都不用干了。
更讽刺的是,如此“绝妙”的提议并非美国人想出来的,而是日本软银创始人孙正义的构思。他曾在5月提议成立名为“美日联合主权财富基金”的机构,美国财政部和日本财务省持有大量股份的同时,对外吸引其他第三方投资,甚至美日民众都能拿钱持股。
但是石破茂对关税问题的强势态度,导致美日短期内无法实现合作,而特朗普的幕僚团队竟然以此为“灵感”,改进了合作框架,不再吸引第三方投资,而是让韩国政府出钱引导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前往美国建厂,而美国财政部则实质性掌握基金的运营权。
真不愧是美国,现在演都不演了,直接下场抢钱。张口就是4000亿美元,而韩国得到的仅仅是制裁税率从25%降至10%,甚至都没有完全取消,空手套白狼算是让美国玩儿明白了。
那么韩国是否会同意这份提议呢?问题其实就出在这里,这项堪比“卖身契”的条件,韩国政府竟然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负责与美方谈判的韩国代表回应称,双方在半导体建厂、对美投资等制造业领域的合作,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在外界看来,这就是韩国接受了美国投资要求的表现,最多也就是金额没有谈拢罢了。
其实抛开国家层面合作不谈,美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主张也遭受很大压力。美国要求开放农牧市场,其中一条是废除30个月龄以上牛肉进口禁令,这让人想起李明博时期的那句“牛肉外交”,百万民众高举蜡烛抗议成为轰动全球的标志性事件。
还有放宽水果检疫可能会引发虫害、扩大美国大米进口份额会导致韩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出现违约等情况。要知道,日本已经到了闹米荒的地步,依旧不愿意进口美国大米,中国市场更是拒绝美国农产品入境,韩国但凡开了个小口子,后果都不堪设想。
总而言之,韩国虽然名义上是美国盟友,但在美国眼中不过是随时能够收割的经济“韭菜”,关税战还在持续,韩国政府有焦虑很正常,但全球170多个国家和美国签署贸易协议的不足一掌之数,有中国在前面顶着压力,石破茂都拿出强硬态度,希望李在明能争气一些,至少对得起自己竞选时的承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