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我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离开待了5年的上海,去成都重新开始。

当时朋友都说我疯了:"上海多好啊,机会多,平台大,你跑成都干嘛?"

我当时特别坚定:"房租便宜4000块,生活成本低,幸福感肯定更高。"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真是太天真了。

从上海逃到成都半年后,我后悔了

前半年:感觉捡到宝了

刚到成都那会儿,我真的觉得自己做了个明智的选择。

工资确实少了20%,从原来的2万降到1.6万,但房租从6000直接降到2000,一个月省下4000块。

算下来,实际到手的钱反而多了。

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朋友圈晒成都的美食、慢节奏的生活,配文都是"逃离北上广,生活真美好"。

周末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挤地铁,火锅想吃就吃,房子宽敞明亮,存款确实在增加。

我还特别得意地跟上海的朋友说:"你们还在那里卷生卷死,我在这边岁月静好。"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就像刚尝到甜头的赌徒,完全没意识到后面等着我的是什么。

半年后:现实开始打脸

真正的问题,是在半年后慢慢显现的。

首先是工作内容。在上海的时候,我做的项目都是全国性的,接触的客户层次也比较高,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到了成都,公司规模小了很多,项目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感觉整个视野都变窄了。

更要命的是,我发现这边的圈子真的太小了。

圈子小到什么程度?

同行业的公司就那么几家,大家都认识,跳槽的选择少得可怜。

在上海的时候,光我们这个细分领域就有几十家公司,跳槽机会多到挑花眼。现在呢?想跳槽都不知道往哪跳。

前两个月我开始投简历,结果发现合适的岗位寥寥无几,薪资水平也普遍不高。

有几次面试,HR直接说:"你在上海的经验,在我们这边用不上,我们这边节奏没那么快。"

听到这话,我心里咯噔一下。

最可怕的是能力在退化

更让我焦虑的是,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在下降。

在上海的时候,每天都在接受新挑战,学习新技能,整个人的状态是向上的。

现在的工作相对轻松,但也意味着没有太多成长空间。同事们的工作节奏比较慢,对新技术、新趋势的敏感度也不高。

我开始担心,再这样下去,等我想回一线城市的时候,还有竞争力吗?

生活成本真的低吗?

再说生活成本,刚开始确实觉得便宜,但时间长了发现也没想象中那么美好。

房租是便宜了,但好的商圈房租其实也不低。我现在住的地方虽然便宜,但离市中心远,交通不太方便。

吃饭确实便宜,但想买点好的护肤品、电子产品,价格跟一线城市差不多,有时候选择还更少。

最关键的是收入天花板太低了。在上海,努力几年薪资翻倍不是梦,在这边,涨薪幅度真的很有限。

朋友圈也在发生变化

还有一个没想到的问题:社交圈子。

在上海的时候,身边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大家聊的话题很丰富,经常能碰撞出新想法。

现在的同事朋友,虽然人都很好,但聊天内容相对单一,很少讨论行业前沿或者职业规划。

有时候我想聊点工作上的新想法,大家的反应都是:"想那么多干嘛,过好当下就行了。"

这种氛围让我觉得自己的进取心在慢慢消失。

现在的我很纠结

半年过去了,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决定。

一方面,成都的生活确实更舒适,压力更小,存款也在增加。

另一方面,我越来越担心自己的职业发展,担心在舒适圈待久了就出不去了。

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继续享受这种岁月静好,还是重新回到一线城市继续拼搏?

说实话,我现在真的很迷茫。

回上海吧,又要面对高房租、快节奏、激烈竞争;留在成都吧,又担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此止步。

也许没有标准答案

写这些不是为了劝大家别来成都,而是想说,每个选择都有代价。

逃离北上广确实能获得短期的轻松和快乐,但长期来看,可能要付出职业发展的代价。

当然,如果你已经在一线城市积累了足够的资源和人脉,或者你的工作不受地域限制,那选择二线城市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你还年轻,还在职业上升期,那真的要慎重考虑。

毕竟,舒适圈虽然舒适,但也可能是温水煮青蛙。

你觉得是在一线城市拼搏重要,还是在二线城市享受生活重要?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