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帮我带大了两个孩子,如今他们回老家一年,我胖了十斤

我记得是庚年夏天,公公婆婆来北京照顾我家小毛头。那时王程刚四岁,我和老王都是字节的程序员,加班如家常便饭,根本照顾不来孩子。婆婆王妈来的第一天,我还记得她提着两个大编织袋,里面塞满了老家的土特产——晒干的黄花菜、自家腌的腊肉,还有一罐罐密封好的辣椒酱。

老王爸不太说话,性格闷,但手很巧。来了没几天就把我家的水龙头、灯管全修好了,还给王程做了个小木马。婆婆则包揽了一日三餐和接送王程的事。刚开始确实不适应,我习惯了速冻水饺和外卖,婆婆却非要一切从头做起。家里总是飘着各种菜香,切菜声、炒菜声此起彼伏。

那几年,我和婆婆有过不少摩擦。她觉得我太惯孩子,我嫌她太念旧,守着老一套过日子。记得有次我给王程买了新款平板,婆婆当着孩子面说:"花这冤枉钱干啥,咱小时候没这些不也长大了。"我当时火气就上来了,但看在老王面上,硬是把到嘴边的反驳咽了回去

后来又怀了二胎,小丫头出生那阵子,真是婆婆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顾起来。那段日子我月子里躺着,看婆婆年过六旬还忙里忙外的样子,心里的那些不痛快就跟着淡了。也是那会儿我才知道,婆婆年轻时家里条件差,带着老王和小姑子过了不少苦日子。记得有次婆婆说漏了嘴,说当年为了给老王爸治病,她一人去工厂上夜班,回家还要照顾几个孩子。

十多年里,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基本都是婆婆操持。我升了项目组长,老王当上了技术总监,都是陪家人的时间少了。婆婆从来不抱怨,就默默地把两个孩子照顾的妥妥当当。 记得王程小学毕业那年,他说最感谢的人是奶奶,我听了心里既愧疚又感动。

去年公公身体不好,老两口决定回老家调养。婆婆临走时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冰箱里塞满了包好的饺子馄饨,还给我写了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王程对芒果过敏""小丫头睡前要听三遍《小星星》"这样的细节。我送他们上火车那天,第一次看到婆婆哭了,她抱着小丫头说:"奶奶舍不得你们..."

公婆帮我带大了两个孩子,如今他们回老家一年,我胖了十斤

他们走后,家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刚开始还挺享受这份清静,可慢慢地,我发现没人唠叨反而不习惯了。早上起来厨房冷锅冷灶,晚上加班回来家里黑乎乎的,更别提各种家务活儿了以前嫌婆婆的饭菜油大盐重,现在却总想念她做的红烧肉和酸菜鱼。我忙起来就点外卖,一年下来,体重硬是长了十斤。

前几天跟老王视频,婆婆在背景里忙着腌制咸菜,看到我就喊:"丫头,你是不是又胖了?要少吃点外面的东西,不干净。"老王在旁边笑我:"看吧,我妈走了,你反倒吃成了小猪。"我也不恼,反而鼻子一酸。

我突然明白了,这十几年婆婆不只是在帮我带孩子,她其实也在照顾我这个"大孩子"。那些年我嫌她唠叨,嫌她干涉,现在才发现那些看似唠叨的话语里,藏着多少关心和爱护。我和老王商量着,等孩子们放暑假,一家人回老家住上一个月,陪陪两位老人。

不知道岁月是怎么悄悄改变了我,以前觉得婆媳关系难处,现在却觉得,婆婆可能是除了我妈外,这世上最关心我的另一个女人了。

有人说,婆媳之间隔着一道墙,可我与婆婆之间的墙,不知不觉已经被岁月和亲情消融了大半。有时想想,那些婆媳矛盾,也许真的是彼此不了解、不理解造成的。如今再想起那些小摩擦,都变成了生活的调味品,让这段亲情更加厚重。

只是昨天整理衣柜时,我在婆婆常穿的那件旧棉袄口袋里,摸到了一个皱巴巴的信封,上面写着"给我儿媳妇"。拆开一看,里面的内容让我瞬间泪如雨下......

公婆帮我带大了两个孩子,如今他们回老家一年,我胖了十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