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上位一年为何还没搞定娃哈哈

“代工门”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背后另有隐情。当前娃哈哈不需要这种流量,自从宗馥莉“接棒”,关于娃哈哈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近期更是因为“多地工厂停工”“商标归属”问题,导致舆情甚重。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乌彦祖假正经

· · ·

5月15日,“娃哈哈客服回应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一度冲到热榜第二,阅读量高达7000万。

网友对比了一下价格,追问:

“既然是代工,我为什么不直接购买今麦郎?还便宜。”

为此娃哈哈又发声明解释,结果变成了“背刺今麦郎”。网友评论区各种批评留言,热闹得不得了。

当前娃哈哈不需要这种流量,自从宗馥莉“接棒”,关于娃哈哈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近期更是因为“多地工厂停工”“商标归属”问题,导致舆情甚重。

接班快一年了,宗馥莉还没搞定娃哈哈吗?


1.

/ 今麦郎代工背锅罗生门,

是“内斗”惹的祸? /


事件起因是,有网友购买娃哈哈纯净水,发现标签上的生厂商竟然是“今麦郎”。于是把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对此有疑问的网友还不少,有人甚至发现个别批次的水连外包装都变了。

网友追问之下,娃哈哈客服承认部分产品是由今麦郎代工的,网友大惊,才有了热搜。客服说了,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娃哈哈,都可以放心饮用。

有人就不乐意了,既然同一家生产的产品,就某团上的信息来看,价格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我为什么不直接买今麦郎?”

宗馥莉上位一年为何还没搞定娃哈哈

5月15日,娃哈哈发布声明称,4月起合作已终止与今麦郎合作,因为自检过程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未通过抽样检测”。

这下子网友反倒是替今麦郎委屈了。食品饮料行业,代工是很常见的事情,连盒马的绿瓶水也是今麦郎代工的。

宗馥莉上位一年为何还没搞定娃哈哈

于是,娃哈哈又“找补”,称选择代工是因为“去年产能不足”,但已完成18条高速生产线布局,现在完全实现自主生产。

产能不足是实话,2024年娃哈哈营收约700亿元,同比增长约40%。巨大业务需求,难免会导致产能跟不上。

但娃哈哈早年营收也突破过700亿,当时为什么就不用代工呢?

有媒体报道,去年宗馥莉关闭了10多家分厂生产线,但新的生产线没有跟上,也是导致产能不足的原因之一。

关闭分厂,一部分因业务调整,一部分则是疑似“股权纠纷”引起的。

比如,关停的陕西、衢州、徐州、深圳等地分厂,里面都有杜建英的股份。杜建英是90年代初期加盟娃哈哈的“老人”,曾任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是核心管理团队成员。

关停工厂又导致了“停工停产、员工薪资骤降及大规模维权”等问题发生,媒体统计,截至5月,已有超过1500名员工加入维权行列,多地工厂陷入劳资纠纷的僵局。

其中,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因关停生产线,员工被迫停工,收入大幅缩减,已引发广泛关注。有一线员工介绍,车间从2月16日开始停产,收入有所缩减,但多次与公司沟通目前仍未达成一致。娃哈哈对此回应:调整优化产销布局,是向内改革的短期阵痛。

宗馥莉上位一年为何还没搞定娃哈哈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自2024年宗馥莉正式接管娃哈哈后,虽然成绩显著,但依然有人感慨,娃哈哈不似从前了。


2.

/ 嫡系上位、大改经销策略,

员工涨了工资,娃哈哈却不“温情”了? /


2024年7月,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宗馥莉“完全接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并接手29.40%股份。此后,娃哈哈的改革可以说是大刀阔斧。

首先,宗馥莉对公司原有组织构架进行改变,高管都换了“自己人”。

娃哈哈董事会中,新添了王国祥、洪婵婵、叶雅琼等人,“老将”吴建林、潘家杰、余强兵则从董事会中退出。王国祥、叶雅琼本来在集团重要部门任职,此次“提升”到董事会,算是高升;洪婵婵则是宏胜饮料财务部部长,算是“嫡系”;这三人日后必将成为宗馥莉的左膀右臂。

监事会也有变化,孔沁铭、尹续琼、许思敏等新面孔上位,蒋丽洁、贾暾、郭虹退出。

宗馥莉又将宏胜饮料的祝丽丹、严学峰、丁秀娟拉进“新群”。祝丽丹担任娃哈哈管理中心总监兼人力资源部部长,严学峰担任十几家关联公司监事,丁秀娟则在多家关联公司中担任财务负责人。

通过一系列“人事变动”,宗馥莉现在已经牢牢掌握了在集团内的“话语权”。

其次,员工也“不能吃大锅饭”了。

以前,娃哈哈奉行宗老的理念,“不开除45岁以上的员工”,企业文化的确温馨,但也导致了“大锅饭”现象。

宗馥莉合并或者裁撤了多个部门,人力、财务、供应、运输等13个部门的部分员工也被来自宏胜饮料的相关人员“替换”。又将员工薪酬体系调整为A、B、C、D四档,分红也不再按资历分配,而是与岗位绩效挂钩。

2024年9月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宗馥莉说:“娃哈哈今年干股分红不会取消、薪资结构没有变化。但分红将基于个人的岗位绩效,而非仅凭过往的资历或级别来分配。”

此举引发很多老员工不满,宗馥莉却坚持执行下去。她直接开怼:干多少,就拿多少,让躺平者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还有,娃哈哈赖以成名的营销体系,宗馥莉也要改变。

娃哈哈有今天的成绩,跟“联销体”模式有很大关系。通过“合伙人制度”“四级分销”几十年的沉淀,公司在全国铺设了几万家线下渠道,娃哈哈的业绩大多来源于此。

在2024年全国销售工作会议上,宗馥莉特别提到,要继续加强终端建设,增加冰柜投放数量和陈列数量,硬刚农夫山泉。

销售体系上,鼓励经销商“大包大揽”,不用做单品,可以AD钙奶、纯净水、八宝粥都做。宗馥莉说到做到,2024年经销商大会,就只邀请了年销售额1000万以上的经销商。

还有一点,就是娃哈哈的部分经销商,签约主体已经变成了宏胜饮料下属公司。

最后,改变了“数量取胜”的产品策略,主推“大单品”。

宗馥莉要求聚焦个别产品,最好一个产品能做到几百亿规模。2024年8月,娃哈哈创意旗舰店代运营服务进行招标,要求目标是至少打造3款爆款,年成交额在4500万以上。

宗馥莉可不是那种只会一味硬刚的管理者,打了棒子之后,是会给甜枣的。

2024年下半年的“全国销售工作总结大会上”,宗馥莉晒了一波“战绩”,销售团队收入猛增30%,一线员工薪资上调23%至31%,全年累计发放薪酬24亿元,比2023年多发了4亿元。1月的青工团拜会上,宗馥莉给每位青工发了500元过年红包。其中10人还派发了10套位于嘉兴海宁的公寓钥匙。

对于治理公司理念,早些年,宗馥莉就在采访中说过:“我和我爸所处的时代不一样…… 我爸为什么市场做得好?他是靠直觉……我爸的市场感觉也确实是很好的,但是市场在变,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成长起来了。至于我个人,我希望做到的是制度化的管理。”

内部“安定”,下面宗馥莉就要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了。


3.

/ 股权没谈妥,准备"单飞",

宗馥莉亮出最后的底牌?/


2024年2月25日,宗老去世,宗馥莉自然而然接班,却遭到质疑。5个月后,她以退为进,“顺利”拿到娃哈哈管理权,并进行了上面提到的“改革”。

然而,娃哈哈仍然面对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商标问题。

今年2月,有网友发现:

387 件“娃哈哈”商标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娃哈哈商标将从由上城区文商旅集团为最大股东的杭州娃哈哈集团,转向由宗馥莉控股最多的公司。

一时间,“私吞”“掏空国资”“损害员工利益”等说法纷至沓来。对此,宗馥莉仅抛出一纸声明,称此举“只为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合规化经营”,此后不再谈及此事。

娃哈哈商标究竟姓什么,从1996年跟法国达能合资开始,就不太好说。商标问题说简单了,就是股权问题。

根据最新消息,上城区文商旅集团与宗馥莉在谈判,有意将持有的46%股份转让至宗馥莉,但价格未谈拢。对此,上城区文商旅集团可能走股权招拍挂流程,不排除向第三方公司转让。

宗馥莉这边也有对策,娃哈哈直截了当表示:“为此我司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并已为此次转型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八妹发现,5月12日公号“娃哈哈家园”发布了一则消息,里面推荐了一款新产品——“娃小宗”。

宗馥莉上位一年为何还没搞定娃哈哈


图片来自公众号:娃哈哈家园

八妹查询发现,娃小宗商标的申请公司是宗馥莉的宏胜饮料集团,目前处于“初审公告”状态。商标服务范围不仅涵盖了茶饮料、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果汁饮料、奶制品、植物饮料、咖啡等娃哈哈几乎已有的产品品类,还包括啤酒等未曾触及的新品类。

宗馥莉决心可见一般,解决不好股权,不排除“另起炉灶”。而且这步棋可谓一石三鸟:既向资方施压谈判,又为可能的“单飞”铺路,更试探了市场反应。

不管事情的发展方向如何,宗馥莉接班一年,展现出她的能力。她有魄力敢于改革,有手腕能软硬兼施,有视野提前想好应对策略......完全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做派了。

“代工门”后肯定还会有很多关于她的新闻,但应该不会有人再问她:

为什么还不结婚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