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芊秀/综合报导

大陆影视进入寒冬期?继短剧强势崛起之际,陆网近期频传长剧陷入制作困境,串流平台开始对制作公司「退货」,导致新剧无法开机,还有剧集拿不到尾款,最严重影响到演员无戏可拍,宛如失业!以下种种迹象泄漏业界现况。

现象1:新剧项目不开拍还退货

陆剧每年都有大量作品播出,在台湾串流平台时常收视排行高位。然而据陆媒《搜狐娱乐》旗下「狐厂娱乐观察」报导「」,大陆的长剧现在面临「震荡期」,统计公司「德塔文」的数据显示,2025年截至3月17日,有25部新剧预定开拍,但是比去年(2024)减少了11部。担任制片人的苏珊透露,大陆的四大串流平台长剧开拍作品数都在减少,任职于某影视公司的工作人员爆料,过去戏剧制作公司,签约即可多部戏剧卖出,但是今年却发生力推的项目遭到平台「批量退货(意即大量退货)」。

大陆统计网站「德塔文」数据,2025年3月中旬为止,开拍新剧预计25部,比去年减少11部。(图/翻摄自微博)

现象2:长剧集数被砍

大陆观众倚赖串流平台追剧,如今串流平台的制作态度也出现紧缩。网传「优酷」推出新政策,未来的网剧都将压缩在12集长度,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另外「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宣布,因应观众需求,未来投入制作微短剧,持续制作精品顶级戏剧,减短剧集集数和时长。而去年陆网就谣传内部会议内容,未来30集以上的长剧会控制数量,改制作单集时长更短的剧,或是12至16集的短剧。

大陆4大串流平台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调整影视策略,长剧开始砍集数。(图/翻摄自微博)

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宣布,因应观众需求会增加短剧制作,长剧集数减少。(图/翻摄自微博)

现象3:剧播不达标拿不到尾款

大陆观众追剧开始流行「云包场」,指的是平台会员资格免费送给一般观众,但是观众收看该剧时,必须达到「指定时间长度」,可以助长该剧在平台的收视热度。根据网友的教学文,平台面临影视寒冬,版权剧(制作公司出资拍摄)如果拉新会员的数字不达标,平台就不会支付制作方尾款,引发的现象是制作公司、演员、粉丝都在砸钱买云包场,此现象也再度引发话题。

据《搜狐娱乐》报导指出,平台持续降低长剧的拍摄预算,希望进一步减少演员片酬,同时要求制作方与主创团队共同承担风险。播出前提出KPI要求,成绩达标才结算尾款。

粉丝教学文,说明「云包场」对剧集的重要,透露剧集不达标会拿不到尾款。(图/翻摄自微博)

大陆串流流行「云包场」制度,会员需收看戏剧达指定长度,可以助长戏剧在平台内的热度。(示意图/记者邝郁庭摄)

现象4:演员没戏拍「失业中」

「影视寒冬」的说法近年不断在网路流传。最大影响是新剧开拍数字骤减,进组拍戏的明星也变少。有娱乐博主发现,凭《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爆红的男星胡一天,自2023年8月《惜花芷》杀青,已经超过1年没有进剧组拍戏。演员王星以为参与新剧拍摄,结果遭拐骗至缅甸,间接显露一般演员拍戏杀青等于失业,许多戏剧学院的毕业生入行,却面临人多戏少,没有工作的窘境。

陆网疯传男星胡一天疑似「失业中」,已经超过一年没有拍新剧。(图/翻摄自微博)

胡一天4月演艺行程,没有剧集相关的项目。(图/翻摄自微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