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在《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即将生效之际,美国政策出现转弯。日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悄然修改了其于当地时间5月12日公布的加强芯片相关出口管制规则声明,将“针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出口管制措施”进一步扩大至“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包括华为昇腾系列特定芯片)的风险警示”。

美国偷偷升级AI芯片禁令范围

从最初针对华为昇腾芯片的“精准打击”,转向对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领域的“全面压制”。这一政策转向的背后,是中美科技博弈进入深水区的必然结果。尽管近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释放出阶段性缓和信号,但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脱钩”意图并未减弱,反而因中国技术突破加速而更显焦虑。中国通过系统架构创新弥补单芯片制程差距的策略,正在动摇美国“卡脖子”逻辑的有效性。

禁令升级也暴露出美国技术遏制策略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其试图通过扩大管制范围延缓中国AI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厂商正通过架构创新、软硬协同和规模化部署构建自主算力生态,开拓新的技术路径以绕过高端科技领域方面的掣肘,而这一路径一旦成功,也有望改写全球AI基础设施的竞争规则。

近期,华为发布了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技术,构建“高密、高速、高效”的AI算力解决方案,具备“MoE 亲和、以存强算、长稳可靠,朝推夜训,即开即用”等技术优势。硅基流动基于该架构训练的大模型DeepSeek-R1,在20 TPS/用户的服务水平下实现1920 Tokens/s的单卡吞吐量,可比肩 H100 部署性能,验证了国产算力支撑商业落地的可行性。

通过以“空间、联接、电力”换算力的思路,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技术不再单纯以追求芯片制程突破,而是通过系统级重构,将现有芯片潜力发挥到极致,实现了“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替代”。

在单节点规模方面,超节点技术打破常规限制,利用新型高速总线将原本独立的单节点8卡昇腾服务器紧密互联,构建成强大的单一超级云服务器。这一创举使得算力规模实现了质的飞跃,提升幅度高达50倍,达300 Pflops,相比业界同类产品如英伟达的NVL72领先优势明显,性能提升67%。

这项技术也被业内视为继DeepSeek大模型之后,中国在AI技术领域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也证明了中国完全有能力以创新架构跨越单点技术壁垒。

美国禁令升级的深层影响在于,其可能加速全球AI算力市场的“双轨制”形成。短期内,中国企业将面临供应链重组压力,但长期看,禁令反而催化了国产软硬件协同生态的成熟。同时,这场博弈揭示了一个现实:在半导体领域,制程差距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变量。通过分布式架构创新、电力与散热系统优化,中国正探索出一条“绕开先进制程依赖”的算力供给路径。

最严苛的封锁往往孕育最坚定的创新。 中国算力产业的突围,不仅关乎技术自主权,更是在为全球AI发展提供一种“去中心化”的新范式。这场博弈的终局,或将由谁能更高效地将算力转化为生产力而决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