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在特朗普下达的最后期限前一天,普京宣布就在下周要和特朗普见面了,地点就在阿联酋,消息一出不少人都猜测,这是普京准备让步了?俄乌真的要停火了吗?
先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这次美俄首脑会谈,普京会不会见泽连斯基?
环球网报道,特朗普是这么说的,他和普京的会谈是一对一的,也就是说泽连斯基并不会参加。
普京的口风虽然有所松动表示不反对与泽连斯基面谈,但他也给出了前提条件,言明现在还远不是时候。
也就是说这次还是特朗普和普京单独聊,不带泽连斯基,那被丢下的泽连斯基在干嘛呢?他正忙着在欧洲拉赞助。
泽连斯基连夜致电给欧洲4国,从阿尔巴尼亚总理拉马收到基辅的战况简报,到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诺“全力推动解决方案”,再到罗马尼亚新任外长带着防空援助承诺到访基辅,最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呼吁停火。
此外泽连斯基当天还给冯德莱恩也打去了电话,冯德莱恩称,欧洲全力支持乌克兰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确保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
泽连斯基自己也说了,现在俄乌局势的主动权依然在普京手里,而这次美俄确定要谈却不带他,这让乌克兰很慌,泽连斯基此前公开喊话美俄,“别在细节上欺骗我们”。
现在泽连斯基的这些动作其实就是通过拉拢欧洲达成一致立场,对特朗普进行施压,以防其再次偏倒俄罗斯,顺手把乌克兰给“卖了”。
现在来看,美俄乌三方都在为结束冲突做准备,那下周的“特普会”的结局是什么?从这三个信号就能看出,俄乌短期内实现停火还是比较困难。
信号一,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并没有放松,反而加大了对印度的施压。
前几日美国突然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理由是印度购买俄石油“助长战争”。这一举措实为敲山震虎,因为美俄之间的贸易近乎为零,特朗普想要制裁俄罗斯只能从石油上下手,所以二级制裁是最好的办法,但买俄油的国家很多,之所以选印度也是因为莫迪政府好拿捏,对美国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而且印度也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俄油中间商”,现在拿出来开刀一方面是想借机试探俄罗斯会做出什么样的让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趁机切断这条渠道重创俄能源收入。
好笑的是,莫迪虽然嘴上叫嚣着绝不会投降,但现在已经有印度企业在收到美国关税的威胁后暂停了对俄油的进口。
当然特朗普的本意也不是要把俄罗斯逼到绝路上,所以就有了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在关税政策出台后紧急访俄,随后便促成了“特普会”。
现在普京同意了与特朗普会面也从侧面说明,他的计谋得逞了,普京并不想跟美国彻底翻脸,能谈还是愿意谈的,至于是真的要让步,还是以拖待变就不好说了。
信号二,普京早已准备好了后手,朝鲜10万援军已经到位,将驰援库尔斯克,帮助俄罗斯重建家园。
8月6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州长欣施泰因透露,朝鲜将派遣10万朝鲜工兵和1000名军事建筑师即将入境,协助清理乌军遗留的爆炸物,帮助俄军重建库州。若消息属实,这将是朝鲜继此前派兵1万参战后,对俄援助的十倍扩容。
俄方此时放出消息就是在告诉美西方,即便面临制裁,俄罗斯仍有“盟友”填补人力缺口。而这10万援俄的朝鲜“工兵部队”出现,也暗示俄军正在为长期占领乌东做准备。
信号三,泽连斯基不放弃加入北约,普京咬死乌克兰不能入约,双方在停火条件上的根本性冲突注定停火难以达成。
日前泽连斯基列出了停火的三个优先事项:俄罗斯同意停火、建立领导人会晤机制、乌克兰获得美欧长期安全保障,他特别强调“美国和欧洲必须共同参与”。
而普京的条件始终未变:承认俄对乌东四州控制、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限制乌军规模。双方分歧犹如天堑,乌克兰视北约成员为生存保障,俄罗斯则将其视为红线。即便特朗普施压,普京也绝不可能在核心利益上退让。
目前,挪威、瑞典、丹麦已承诺向乌提供5亿美元军援,荷兰追加5亿美元,但这些资金大多用于购买美国武器。正如欧盟抱怨:“特朗普请客,别人买单。”
这种“虚假团结”下,乌克兰很难获得足以扭转战局的支援。反观俄罗斯,即便面临制裁,仍通过朝鲜补足兵力,并借能源贸易维持战争经济。
综合三大信号,俄乌停火短期内仍是伪命题。美俄会晤或许能达成临时妥协,但除非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或俄罗斯主动撤军,否则任何协议都将脆弱如纸。
而随着朝鲜10万援军就位、欧美援乌“雷声大雨点小”,战场的天平可能进一步倾斜。这场冲突的终局,或许要等到俄军完全消化乌东四州后才会揭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