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表示,在1月20日正式就职后,他已经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了通话。
【特朗普表示,在1月20日正式就职后,他已经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了通话]
不过十分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这次很罕见的做到了“守口如瓶”,并没有透露通话的细节,,包括通话时间和具体内容。他只是补充说,他与中方领导人的“私人关系非常好”。
对于特朗普的言论,中方以及白宫方面截至目前都没有做出回应或证实。
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特朗普还曾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透露,他曾在上任后与普京进行过通话。同样地,特朗普并没有透露此次通话的具体细节,只是老调重弹地强调“自己与普京关系很好”“普京很在乎战争”。
对此,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表示,他可能“不知道一些事情”,因此他对此“既不能证实也无法否认”。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
实际上,早在上周一(2月3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就曾向媒体透露,特朗普将于本周“尽快”与中方领导人进行通话,这将在“几天内发生”。
结果就在第二天,特朗普又突然表示,他并不急于同中方领导人进行对话。另外在谈到中方的反制性关税时,他只是说了一句“没事”便轻描淡写地带过了。
如果特朗普没有吹牛,说的是真的,那么就说明上周中美领导人应该是通过电话了,只是两国外交部门事后都没有对外公布。
上个月17日,中方领导人其实曾应约与特朗普通过一次电话,当时特朗普的身份还只是当选总统。而从双方后来公布的通话内容来看,这次对话的气氛应该是不错的。后来特朗普甚至表示,他希望在上任后的100天内与中方领导人实现会面。
【上个月17日,中方领导人其实曾应约与特朗普通过一次电话】
通话中,中方指出:“作为两个国情不同的大国,中美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特朗普则在自己的“真实社交”平台上表示,双方在通话中谈到了“贸易平衡、芬太尼、Tiktok和许多其他问题”。
双方还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
既然都同意保持“经常性联系”,因此就算两次通话相隔不到1个月,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更何况在过去的近一个月,“特朗普冲击”给中美关系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双方之间有太多的事情应该谈一谈。
本月初,美国对全部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生效,随后中方立即宣布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煤炭和液化天然气产品征收15%的关税,同时对美国原油、农业机械和大排量汽车征收的10%关税。此外,中方还对25种稀有金属实施了出口管制,并对两家美国科技巨头启动了反垄断调查。
【过去的近一个月,“特朗普冲击”给中美关系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的反制举措不仅快速,而且相当精准,瞄准的就是特朗普的传统票仓。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中方此轮关税将对美国多个地区的产业集群、供应链和就业造成严重冲击,受反制关税影响的行业中,近7成的就业岗位处在支持特朗普的县或战场选区。与2018年的关税措施类似,美国的传统工业地带再次成为中方反制措施的“发力点”。
本月7日,特朗普修改政令,暂时恢复针对中国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直到“美国海关系统建立起完善的系统,准备好全面征收关税。”
特朗普修改此前的对华关税部分条款,这种“朝令夕改”无疑体现出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关税政策的突然变动,让美国海关部门陷入混乱,导致数百万包裹积压在海关部门。因为按照特朗普的新规定,原本直邮到家的包裹现在必须提供额外的信息,经过正式的申报流程以缴纳额外的税款。
【关税政策的突然变动,让美国海关部门陷入混乱】
巴拿马的问题也值得一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本月初访问了巴拿马,而他此行的最大成果就是迫使巴拿马的立场彻底转向美国:巴拿马不仅给予了美国船只在运河的优先通行权,并且宣布在2026年前终止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美国通过施压威胁的手段肆意破坏中巴关系,抹黑破坏“一带一路”合作。
另外可能还有俄乌问题。在经过几轮互相喊话和试探后,特朗普解决俄乌冲突的尝试似乎又陷入了僵局。而此前特朗普曾暗示希望中国作为调解人帮助结束冲突,可能他在这方面现在有了更多的想法。
总而言之,考虑到中美关系如今的复杂性,两国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快速的最高层通话,而是双方外交团队的持续性接触与对话谈判,形成稳定的双边沟通机制。
习惯用房地产商思维来思考地缘问题的特朗普,总认为最高层私人间的通话可以解决一切。诚然,他或许可以用一通电话就能解决巴拿马和加拿大的问题,但跟中国打交道绝不是这么简单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