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特普会”暗流涌动能否破冰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本周,美俄两国元首将举行会晤,乌克兰危机能否解决等诸多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热议。特朗普政府释放信号,暗示议题将涉及领土交换方案,这虽意在试探各方反应,却凸显了谈判进程的棘手与多变。
普京和特朗普同意会面,双方各有考量。对俄罗斯来说,美国近来制裁施压可谓接二连三。特朗普此前曾警告,俄方必须于8月8日前结束冲突,否则将面临美方进一步制裁。此外,特朗普政府还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输美产品征收额外的25%关税。这个角度看,会晤或有望为俄罗斯所遭受的制裁围堵减压。于美国而言,特朗普政府寻求外交成绩的渴望颇为强烈。特朗普上任前就多次声称将快速解决乌克兰危机,但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国内面临多方困境之下,特朗普希望借推动俄乌停火的努力,提振国内的民意支持率。
不过,着眼现实,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显然困难重重。首先,美俄谈判之下,“欧洲必须上桌”的呼声非常高涨。当前,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角色举足轻重。欧洲的对乌克兰援助已然制度化,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机构将支持乌克兰嵌入国家政策框架之中。天量援助资金不仅仅是经济投入,更是欧洲对大陆安全架构的重塑,旨在遏阻潜在的溢出效应,避免乌克兰危机演变为更广域的欧洲动荡。这都决定了,欧洲的角色已超越单纯援助者,转而成为冲突调解的不可或缺力量。特朗普政府放风的领土交换,若无欧洲参与,恐难逃流产命运。这背后是美欧同盟的内在张力:美国寻求速效交易,欧洲则强调持久稳定与法理底线。
从更深层上看,俄乌当前的困境,并非简单交易所能化解,而是触及双方红线与底线的结构性矛盾。领土分歧的核心焦点在于克里米亚与顿巴斯地区的归属权,这不仅是地理争端,更是国家认同与安全红线的深刻碰撞。这背后深层的安全叙事是,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现状,以缓冲北约东扩的威胁;乌克兰则视领土完整为生存底线,担心让步会引发国内政治崩盘与不稳定的连锁反应。美俄元首会晤若试图简化这一矛盾,恐难逃浅尝辄止的窘境,结构性桎梏要求多边参与,方能渐进化解。
当然,即便是仅仅事关美俄两国的相关议题,也同样面对“坚冰”。比如,核与军控议题,美俄在核潜艇部署、军控条约、导弹回归等问题上的动作,已将战略互信削弱到危险临界点。此外,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并非单一行政决定所能轻易更改,而是牵涉一套复杂的法律框架。如《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该法专门针对俄罗斯制定,将行政命令升级为法定制裁,旨在建立制裁的制度壁垒,防止总统通过外交交易随意松绑。不难看出,该制裁体系的设计决定了美俄关系不能由总统一言而决,而需行政与立法权力的均衡协调。
此次美俄会晤虽意在破冰,释放出一系列积极信号,却暴露了美国对复杂问题的认知偏差。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低估结构性矛盾的顽固性与多边羁绊的深度,恐难收获实质成效。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王思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