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特朗普在《华盛顿邮报》专访中抱怨"中国被惯坏"时,他究竟在掩饰什么?伦敦谈判背后,美方用假筹码虚张声势的套路彻底被识破。
美媒《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在近日的采访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总是很难对付……他们在与我方谈判代表的对决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有点被惯坏了。"
特朗普这番话看似是在吐露真心,有意“夸奖”中国,实则不然。
笔者看来,特朗普之所以会讲出这样的话,恰恰说明在日内瓦会议后,美方正式步入进退失据的窘境,毕竟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一方,从不需要公开强调对手"太成功"。
伦敦谈判的本质从来不是终局,而是为下一轮博弈争取喘息空间。从日内瓦到伦敦,美方熟练玩着"进十退九"的把戏:先抛出EDA软件禁令、乙烷出口管制、航空发动机断供等一揽子制裁,再故作慷慨表示"愿意取消部分措施换取稀土解禁"。
这种把自家企业正常贸易需求包装成谈判让步的套路,在特朗普任内已形成固定模式。
自中美领导人通话后,美方平均每天释放1-2条"乐观信号",但实际政策清单显示,其针对中国关键领域的管制措施反而在不断增加。
即便是现在伦敦会谈已经结束,特朗普依然在不断发布对各行各业加征关税的消息,日前美商务部宣布从6月23日起对多种钢制家用电器加征关税,包括洗碗机、洗衣机和冰箱等“钢铁衍生产品”。
这种虚实交错的施压策略,与华尔街发明的"TACO交易法则"形成完美共振:当特朗普展现强硬姿态导致美股下跌时,华尔街会默契等待其软化表态后再买入,形成"硬-软-硬"的循环。这种被市场驯化的反应机制,反而成了特朗普继续虚张声势的底气。
但战术层面的花招,掩盖不了战略层面的结构性缺陷。特朗普在伦敦谈判前后暴露的三大弱点,正在瓦解美方阵地。
其一就是,特朗普的"面子工程"。当边境墙预算搁浅、医保改革烂尾、洛杉矶骚乱升级之际,特朗普急需虚构一场对华谈判"胜利"来转移视线。
所以在伦敦会议后,美方官员轮番上阵吹嘘"取得突破",却对中方声明的"框架性共识"措辞刻意回避。可见,特朗普需要的不是实际利益,而是可供宣传的"胜利海报"。不过,这倒是给中方提供了"用面子换里子"的操作空间。
其二,商人总统的利己主义逻辑。美国国会早就通过的TikTok禁令,但至今未获白宫强力执行。彭博社披露,特朗普长子与TikTok美国业务潜在收购方多次密会,而该平台恰恰是其竞选团队触及年轻选民的核心渠道。这种将国家政策与私人利益捆绑的行事风格,反而为中美谈判创造了特殊突破口。
其三,就是特朗普对意识形态的"选择性失明"。与传统共和党精英不同,这群人眼中没有意识形态圣战,没有地缘政治棋局,只有即时可量化的选票和美元。
这种特质既导致美方政策缺乏连贯性,例如突然叫停乙烷出口管制,也使得中方有机会用市场准入等务实利益,换取美方在敏感问题上的让步。正如中方的日前表态:中方会"依法依规审查稀土出口",既守住底线,又给谈判留出弹性空间。
如今美方的困境在于,其"进十退九"的谈判策略已被彻底识破。从日内瓦到伦敦,每次美方挥舞制裁大棒后,总会在市场恐慌时悄悄回调,最终实际所得往往不足宣称的十分之一。
这种套路重复多次后,不仅各国谈判对手产生“抗药性”,连华尔街都学会利用"TACO定律",所以当特朗普虚张声势变成可预测的规律,所谓极限施压不过就是一戳即破的纸老虎。
反观中国却在逆势中交出"量质齐升"的成绩单。
商务部发布数据,前5个月中国对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9.1%和12.4%,机电产品出口占比突破六成,其中电动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增速接近20%。
也就是说,当传统市场波动时,"一带一路"伙伴贡献了4.2%的增量;当外部围堵高技术产业时,集成电路出口逆势增长18.9%。这种"西方不亮东方亮"的韧性,恰是中国应对美国遏制战略的底气所在。
回头来看中美博弈的本质,就是一场关于"等价交换"标准的话语权争夺。
当美方用H20芯片对标稀土时,不仅是在测试中方底线,更是在强行定义什么是"公平"。这种扭曲逻辑的根源,在于美国仍未接受一个事实:当中国掌握着从稀土提炼到永磁电机全产业链时,所谓"芯片卡脖子"早已成为过去时。
而中方所说的"高质量发展确定性",本质上是对贸易霸凌的降维打击。看看280个保税维修项目构建的跨境服务网络,再对比美国不断缩水的贸易逆差,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敢于"斗到合为止"。
这不是僵持,而是一场以空间换时间的产业进化,当美国谈判代表终于坐下来算经济账时,或许会发现谈判桌对面坐着的,早已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对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