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总是很颠。

10月20日的华盛顿白宫对面的公园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面前支着一个小小的折叠桌。

这个小桌子,就是一国总统的新闻发布台。

就在同一天,欧盟总部的布鲁塞尔正在上演同样荒诞的一幕,能源部长们一致通过一项提案,2028年元旦前,终止欧盟对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

可是欧盟真的能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吗?光是九月份,匈牙利就给俄罗斯送了3.93亿欧元的购气款,其中2.26亿都花在了管道天然气上。

欧盟总是这样,一边制裁俄罗斯,一边又忍不住向俄罗斯购买能源。

而对乌克兰的援助还不如买能源的钱,这样打下去,俄什么时候能扛不住?

所以欧盟到底图啥?

暗度陈仓

欧盟国家表面上都在支持乌克兰,可是私底下都在暗度陈仓,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俄罗斯便宜的天然气。

2022年俄乌冲突刚爆发时,欧盟的制裁要多猛烈,就有多猛烈。

从原油禁运到给俄油设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再到把189艘俄油轮列入黑名单,先后制裁过俄罗斯的船只多达342艘。

前不久,欧盟开始实施对俄罗斯的第19轮制裁,更是连俄液化天然气都盯上了,号称要“彻底切断能源联系”。

冯德莱恩不断强调,欧盟必须终结对俄罗斯的依赖。

可实际情况是,欧盟的制裁就像两张皮,说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算过一笔账,西方越制裁,俄罗斯反而赚的越多,比如,近年来,俄罗斯通过转售能源多赚了310亿美元,欧盟自己倒贴了2875亿美元。

为啥会这样?这是因为,很多欧盟国家私底下悄悄地在玩曲线购能,比如,一些国家通过印度买下的俄油衍生品,而后油轮在公海上掉个头,这样就绕过了所有制裁条文。

美直接制裁俄能源企业意欲何为

欧盟高调的制裁俄罗斯,会员国却在背地里疯狂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从俄买了520亿立方米天然气,比2023年还多了12%,其中管道气320亿,液化天然气200亿。

直到现在还有10个国家在买俄气,3个国家买俄油,6个国家买俄的浓缩铀。

更让人意外的是,2025年前8个月,居然有7个欧盟国家在加码购俄能源,其中还包括法国、荷兰这些喊反俄口号最凶的西欧国家。

就拿匈牙利来说,是欧盟国家中最喜欢唱反调的,外长西雅尔多直接在社交媒体上骂:欧盟要给乌克兰送几十亿欧元武器,钱还得靠涨老百姓的公共开支凑,匈牙利绝不答应!

这个国家85%的天然气、60%的石油都来自俄罗斯,他们需要用俄罗斯的低价能源养着国内的制造业。

三十多万匈牙利人签名支持政府抵制对乌援助。9月份,匈牙利光是买俄油就花了1.66亿欧元,管道天然气再掏2.26亿,稳稳占据欧盟购俄能源榜首。

美直接制裁俄能源企业意欲何为

德国同样说一套做一套,化工巨头巴斯夫直言,要是俄气断供,欧洲工厂可能全停。

到2025年,德国偷偷买的俄气还占进口量的8%,只是购买时打着第三方贸易商名义,做得更隐蔽而已。

就连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和葡萄牙这些小国,也在悄悄增加俄罗斯的能源采购。

欧盟的制裁,其实早就成了筛子。

掏钱资助敌人?

截至2025年10月,曾经高喊的乌克兰援助基金实际只拨了161亿欧元,剩下的要么是需要还的贷款,要么干脆被匈牙利拦着,一直没有到位。

还有,500亿欧元的2024-2027援助计划里,真正的军事援助只有140亿,其余全是带利息的贷款,而且实际到账率还不到60%。

在援助乌克兰上,美国比较大方,2025年以前,先后援助了750亿美元,但特朗普上台后,一下子砍了60%的军事援助。

美直接制裁俄能源企业意欲何为

更让人寒心的是,欧盟曾经答应给乌克兰11亿欧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可实际上2023年用于修复学校的钱才1亿欧元。

欧盟的实际援助有多少,可能前线流血牺牲的乌克兰士兵最有体会。

2025年9月有记者拍到,乌军战壕里还在用2010年生产的子弹,而欧盟承诺的100辆装甲车,实际上只来了12辆。

对比欧盟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钱,则是另一番景象。

从2022年到2025年,欧盟购买天然气,四年花了940亿欧元,原油加浓缩铀花了270亿,毕竟,欧洲的核电站离了俄铀还真转不动。

这些钱加起来1210亿欧元,是援乌资金的3.4倍。

这些钱最终直接拉高了欧洲人的生活成本。2024年夏天欧洲普遍高温,普通家庭的空调开得越久,燃气费账单上的数字就越吓人。

德国联邦统计局说,现在家庭的能源支出占比比战前高了一倍还多,法国超市里的面包从每袋1.2欧元涨到2.5欧元,意大利的通心粉价格翻了近一倍,都是能源涨价的结果。

能源涨价,直接导致德国卫生用品制造商哈克勒公司破产。要知道,这家公司在疫情时生意好到爆。

美直接制裁俄能源企业意欲何为

可2022年能源账单一涨,光是生产车间的锅炉燃气费就从每月12万欧元涨到40万欧元,直接撑不下去宣布破产。

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说:不是没人买货,是烧不起锅炉造纸了。

更荒谬的是,即便是乌克兰,实际上也在间接用着俄罗斯的天然气。

由于欧盟管道相通,乌克兰从欧盟买能源时,其实是在加价买俄罗斯的能源,等于间接给俄罗斯送钱打自己,这波操作连俄罗斯媒体都忍不住调侃“欧盟帮我们创收”。

真不知道欧盟和乌克兰这样干到底图啥?

难言之隐

买俄罗斯的天然气,而后反哺给敌人,欧盟和乌克兰这样干实际上有自己的苦衷。

欧盟有啥苦衷,最根本的还是怕俄罗斯打自己。

试想一下,如果俄罗斯占了乌克兰,下一个可能就是波兰、立陶宛。

美直接制裁俄能源企业意欲何为

刚下台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曾私下跟企业老板说:“就算多花千亿买气,也不能让俄罗斯重塑欧洲版图。”

这种焦虑在欧盟国家里比较普遍,为了所谓的安全,他们宁愿忍受高能源价。可普通民众不愿意,能源涨价,最终买账的还是他们。

2023年欧洲消费者组织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冬天得把暖气温度降到18度以下省电费,还有15%的家庭干脆舍不得开暖气。

如果欧洲再遭遇极寒天气,储气率跌到25%以下,就得触发三级应急预案,先停学校,再停商场,居民楼分层供暖。

美直接制裁俄能源企业意欲何为

此外欧洲的压力更多还来源于美国。

2025年8月,特朗普和冯德莱恩在苏格兰签了个离谱的贸易协议,欧盟承诺2025到2027年,每年向美国买2500亿美元能源产品,三年总共7500亿。

这相当于欧盟2024年从美国进口能源总额的三倍多。作为回报,美国只是把威胁的30%惩罚性关税降到15%。

时任法国总理贝鲁气得直骂这是欧洲黑暗的一天,说这就是对美国指令的屈从。

尽管大家都觉得憋屈,可是没办法。美国已经把对欧LNG(液化天然气)出口占比提到了45%,还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挖走欧洲的绿氢企业。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都未必能兑现承诺。现在美国的LNG终端已经快满负荷运转了,扩建设施得好几年。

就算把全部原油和LNG出口都转向欧盟,一年也就1410亿美元,连协议要求的六成还不到。

美直接制裁俄能源企业意欲何为

这明摆着是让欧洲花冤枉钱,可布鲁塞尔只能硬着头皮认命。

现在的欧盟,一边骂俄罗斯,一边跪求天然气,同时还要看美国脸色,种种纠结,已经快把欧盟搞得精神分裂了。

这种分裂进一步加剧了欧盟内部矛盾。中东欧国家喊着“立刻断气援乌”,波兰甚至放话“就算冬天冻死也不买俄气”,可转头就通过德国中转买俄油。

说到底,即便是有了美国的承诺,欧盟一时半会还是和俄罗斯脱不了钩。

而欧盟之所以把2027-2028年定为和俄罗斯脱钩的最后期限,这是因为他们有一定底气。

一方面他们建了北海风电、地中海太阳能项目,据说2027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能到45%。另一方面美国答应2027年对欧天然气出口翻倍,占欧盟进口的60%。

可这些完全不靠谱。

可再生能源方面,德国2024年绿电占比确实到了59.4%,但离2030年80%的目标还差得远。

而且风电、光伏太看天吃饭。

美直接制裁俄能源企业意欲何为

国际能源署早就警告,要是2026年冬天特别冷,欧盟可能还得找俄罗斯买气。

但在美国的压力之下,不排除欧盟硬着头皮跟俄罗斯脱钩。可即便这样,欧盟大概率也会表面硬,私底下软。

脱钩后没了能源牵制,欧盟可能把援乌军事占比提到50%,多送点装甲车、无人机,可绝不会派兵参战。

欧盟任何时候都是只想出钱看戏,不想自己下场。毕竟真跟俄罗斯翻脸,欧洲的大城市第一个遭殃,谁也不愿意当出头鸟。

在金融、科技方面,欧盟的制裁肯定会升级,但农产品、医疗物资的贸易绝对不会断。俄罗斯控制着全球15%的小麦出口、20%的钾肥出口,要是制裁粮食,欧洲的面包又得涨价,农民也得抗议。

未来,即便是跟俄罗斯脱钩,欧盟也不可能完全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

就像冯德莱恩,天天在媒体上骂俄罗斯“侵略”,但从来没有关闭谈判的门。

所以说,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博弈,从来不是为了安全或正义,有的只是利益而已。

参考资料:

1.欧盟委员会通过第19轮对俄制裁措施草案,央视新闻

2.“速度惊人!”欧盟紧急同意援乌500亿欧元!俄学者:不会影响乌克兰战场局势,环球网

3.欧盟决意与俄罗斯能源彻底决裂之际,美国谋划新生意:进口俄气对欧转售,澎湃新闻

4.俄乌“断气”对欧洲能源格局影响几何?中国网

5.欧盟能否对俄罗斯能源“断舍离”,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6.欧盟对俄实施“史上最有力”制裁,俄学者:欧盟的手段已几乎用尽了,环球时报

7.制裁、“断气”未敲定欧盟内部分歧再加深,国际在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