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美击沉“运毒船” 拉美各国态度迥异

美方新策略:锁定并击毙毒贩

基多——美国国务卿马克·卢比奥(Marco Rubio)周四向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将继续在未经外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锁定并击毙外国毒品走私者。

但卢比奥同时补充道,若走私者来自与美国合作的友好国家,美方或可免除此类行动。

这位美国最高外交官在厄瓜多尔首都访问期间表示:“对于合作的政府,我们无需采取行动,因为这些政府会协助我们。他们将协助我们锁定目标,必要时予以消灭。”

卢比奥的言论似乎在合作国与不合作国之间划出了一道清晰的界线——前者将协助特朗普政府实施新近推出的禁毒战略,而后者如委内瑞拉则拒绝配合。就在此前周二,美军曾在委内瑞拉领海附近击沉一艘小型船只。

此次袭击引发该地区左翼政府的强烈谴责,而美方则称行动击毙了11名运输毒品的“毒枭恐怖分子”,这些毒品可能流入美国。特朗普政府拒绝透露此次行动的基本细节,包括由美军哪个部门执行此次“暗杀”行动。

拉美国家态度分化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将此次袭击定性为“谋杀”,并质疑其有效性。他周三表示:“数十年来,我们抓捕运毒平民时从未杀害他们。运毒者并非大毒枭,而是加勒比和太平洋沿岸的赤贫青年。”

委内瑞拉内政部长迪奥斯达多·卡韦略(Diosdado Cabello)称此次轰炸为法外处决。“假设那是毒品,11人遭到枪击。他们有权杀人吗?他们自己的法律也禁止这样做,”他周三表示。

然而,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反应则更为克制,尤其是那些在关税、移民和对外援助政策上寻求特朗普政府优惠待遇的国家。

例如,就在卢比奥宣布向厄瓜多尔提供约2000万美元安全援助的同时,厄瓜多尔周四宣布将更新与美国的引渡条约。前一天,墨西哥则宣布启动应对移民与毒品走私问题的高层磋商计划。

甚至有部分国家赞扬特朗普政府炸沉运毒船的决定。卢比奥称这是有意识的选择,而非拦截船只并扣押货物。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卡姆拉·佩尔萨德-比塞萨尔(Kamla Persad-Bissessar)表示:“我对贩毒者毫无同情;美军应当将他们全部暴力击毙。”

“执法范畴”的争议

华盛顿拉美事务办公室学者亚当·伊萨克森(Adam Isacson)指出,该地区普遍的共识是,毒品走私应被视作执法范畴。“这意味着不能简单地击沉船只,而应遵循执法程序。”

但他承认,拉美各国在是否公开表态上存在不同的动机。

“各国要么是因知晓美国政府报复性强而不敢谴责——他们深知美方会设法施加惩罚;要么是因面临有组织犯罪危机而寻求美国援助。”伊萨克森分析道,“当然,也存在像萨尔瓦多这样倾向于采取极端手段的国家,比如直接处决走私者。”

美击沉“运毒船” 拉美各国态度迥异

“致命打击”常态化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已明确表示将持续对毒品走私者实施致命打击。

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周四在佐治亚州本宁堡视察部队时表示,他已授权低阶军官对疑似涉毒船只的打击行动作出最终裁决。他补充道:“我们的共识是,这些专业军事人员更能妥善行使权力,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周二宣布此次行动时,特朗普总统声称打击行动是“奉我之命执行”,这促使随行记者对赫格塞斯此前的表态提出质疑。

“我从未说过那种话,”他回应道,“我只说我们击沉了一艘运毒船,11名毒贩恐怖分子已沉入海底。”

政府官员表示,此次打击行动依据2001年《使用军事力量授权法》实施——该授权在“9·11”事件后获得批准,此后数十年间被不断扩大,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对已确认的恐怖组织实施军事行动。

特朗普已将“阿拉瓜列车”(Train Aragua)等拉美犯罪集团列为外国恐怖组织。迄今为止,五角大楼和白宫均未提供证据证明周二被击毙人员正在运输毒品,也未说明他们的国籍。

美击沉“运毒船” 拉美各国态度迥异

作者简介

约翰·哈德森系《华盛顿邮报》记者,负责国务院及国家安全事务报道。

塔拉·科普系专注军事与国家安全领域的全国性记者。她曾报道美国全球军事行动。科普从华盛顿发回报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