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红色新邻”:揭秘一颗进驻美国国家宝藏殿堂的红钻
17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那颗名为“希望”(Hope Diamond)的、重达45.5克拉的传奇蓝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然而如今,这位蓝色的“女王”,迎来了一位新的、甚至更为稀有的“邻居”。
今年二月,该博物馆宣布,已收到一笔极其珍贵的捐赠——一颗重达2.33克拉的“温斯顿红钻”(The Winston Red)。这颗钻石,由美国传奇珠宝商哈里·温斯顿(Harry Winston)之子罗纳德·温斯顿(Ronald Winston)捐赠。巧合的是,大名鼎鼎的“希望”钻石,也正是在1958年,由其父哈里·温斯顿捐赠给了国家。
“彩红钻”(Fancy Red)之所以珍贵,在于其拥有纯正的红色,不含任何棕、橙、紫等次色调。该博物馆宝石矿物馆馆长加布里埃拉·法尔凡(Gabriela Farfan)博士解释称,这种颜色的形成,需要地质条件与钻石杂质之间,达成一种堪称“金发姑娘”般的完美平衡。
据美国宝石学院(GIA)的记录,温斯顿红钻是目前全球已知的第五大“彩红钻”,而它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目前唯一一颗面向公众永久性展出的“彩红钻”。 法尔凡博士指出,“彩红钻”的出现概率,仅为两千五百万分之一。
除了极致的色彩与稀有度,这颗钻石本身,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其古老的“老矿式切割”(old mine cut)工艺,表明它诞生于遥远的年代。目前,研究人员已成功将其历史,追溯至1938年——当时,法国珠宝商卡地亚(Cartier)将这颗宝石,售予了印度的纳瓦纳加尔大君(Maharaja of Nawanagar)。
有趣的是,在钻石的“4C”标准中,这颗红钻的净度(Clarity)仅为I2级,这意味着其内部存在着肉眼可见的瑕疵。但法尔凡博士解释称,其无与伦比的、璀璨的红色光芒,足以令这些微小的缺陷黯然失色。
此次与“温斯顿红钻”一同展出的,还有来自罗纳德·温斯顿私人收藏中的另外40颗珍稀彩钻。这位受过化学训练的珠宝商,在过去六十多年里,持续收藏这些宝石,既是着迷于其瑰丽的色彩,也关注其背后的科学价值。如今,这40颗从深青绿到柔和蜜桃色不等的钻石,被精心布置成一道绚丽的“彩虹”,与“希望”蓝钻和“温斯顿”红钻共同展出,为公众提供了一场关于钻石色彩形成的视觉教育。
在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温斯顿展厅柔和的灯光下,深邃如海的“希望”蓝钻,与炽热如火的“温斯顿”红钻,正并邻而居,静静地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它们一颗承载着近乎诅咒的传奇历史,另一颗则记录着一位印度大君的昔日荣光。这两颗由温斯顿父子,跨越半个多世纪,先后捐赠给国家的宝石,最终在这里相遇。它们共同讲述的,或许不仅是一个关于财富与慷慨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自然、艺术与科学如何在一块小小的碳晶体中完美交融的、永恒的传奇。
作者介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