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贵由猝然离世。留下的不是年幼的皇子,而是一位走向前台的女性——皇后海迷失。在草原的权力场中,她摄政三年,游走于虎视眈眈的宗王之间,在蒙哥登基的血腥清算中被指控“行巫术”,惨遭溺毙。她是蒙古帝国关键转折期被刻意遗忘的女摄政者,她的故事,远比宫斗剧更残酷。

被遗忘的草原女摄政者:贵由死后,海迷失皇后的1000天

图注:14世纪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宫廷场景


1248年的春天,贵由汗在西征时突然暴亡,死因成谜,庞大的蒙古帝国瞬间陷入权力真空。

按照蒙古传统,新汗需经“忽里台大会”推举产生。但贵由的皇子们年幼,竞争者却个个如狼似虎:窝阔台系(贵由家族)内部不稳,术赤系的拔都(金帐汗国可汗)雄踞西方,拖雷系的蒙哥、忽必烈兄弟在东方虎视眈眈。

在这个至暗时刻,贵由的正妻海迷失,一个来自斡兀立部落的女性,被推到了众人面前。 作为未亡人,她依照旧制“临朝称制”。史载她“以毡帐为宫”,在哈拉和林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帝国秩序。她的任务艰巨得近乎不可想象:既要维持帝国运转,又要为窝阔台系的子孙争取汗位。

被遗忘的草原女摄政者:贵由死后,海迷失皇后的1000天

海迷失的摄政期(约1248-1251年),是蒙古帝国历史上微妙的“过渡期”之一。史书对她的评价多偏负面,指责她“贪婪”、“信巫觋”

从零星的史料中,我们仍能拼凑出她的挣扎:

以皇后身份签发敕令,处理日常政务,努力维系帝国表面统一。

同时应对拔都以及托雷系的强大压力(拔都因与贵由有旧怨,坚决反对窝阔台系继位),。

迟迟不召开决定性的忽里台大会,或许是寄望于儿子年长,或许是想等窝阔台系内部整合力量。这被视为“优柔寡断”,但未尝不是在绝境中争取时间的无奈之举。

她的对手太强大了。拔都凭借雄厚实力和威望,力推拖雷长子蒙哥。唆鲁禾帖尼则以其非凡的手腕和慷慨的馈赠,赢得了众多蒙古宗王和将领的支持。海迷失,这位身处权力漩涡之中却根基脆弱的女性,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被遗忘的草原女摄政者:贵由死后,海迷失皇后的1000天

图注:蒙古女性常戴高耸的博尔塔冠


1251年,在拔都和唆鲁禾帖尼的运作下,忽里台大会在成吉思汗的龙兴之地斡难河畔召开。蒙哥毫无悬念地被推举为新任大汗。

蒙哥的上位,伴随着对窝阔台系的残酷清洗。

这是为了减少后患,巩固权力。而作为前朝摄政者和窝阔台系的核心代表,海迷失首当其冲。

她的罪名充满象征性和毁灭性:行巫术(萨满巫蛊)。在笃信萨满教的蒙古社会,这是严重的“渎神罪”。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载了这场审判的结局:海迷失皇后被缝入麻袋,投入水中活活溺死。她的主要支持者也悉数被诛。窝阔台系的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退出帝国舞台。

被遗忘的草原女摄政者:贵由死后,海迷失皇后的1000天

图注: 海迷失行巫蛊术


海迷失的悲剧,绝非简单的后宫倾轧。她是蒙古帝国从“诸子共享”的部落联盟制,向集权化王朝(元朝)剧烈转型过程中的牺牲品。


她代表了试图维系窝阔台系的一股力量,在残酷的宗王斗争中败北。


《元史》对她着墨很少且充满贬斥,而波斯史料虽较详细,也难脱某种立场影响。


她的死,标志着拖雷系(蒙哥-忽必烈)的崛起,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入主中原铺平了道路。蒙古帝国也由此加速东移。

被遗忘的草原女摄政者:贵由死后,海迷失皇后的1000天

图注:蒙哥汗登基标志着拖雷系掌权和蒙古帝国走向新阶段


海迷失,这个名字在浩瀚的蒙古帝国史中几乎被尘埃掩埋。她不是武则天,没有力挽狂澜的雄才大略;她也不是吕后,缺乏翻云覆雨的狠辣权谋。她更像是一个在历史的狂风巨浪中,被骤然推上船长位置的水手,终与旧船一同沉没。


她的故事,撕开了“黄金家族”权力传承温情脉脉的面纱,揭示了其背后的丛林法则。在哈拉和林的风沙中,她的挣扎与陨落,被时代的车轮碾压而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