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郭德纲怎能想到,67岁曲协主席冯巩去河北演出,满口公式相声味儿
7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年轻人去听相声,不是冲着“冯巩”来的,是冲着岳云鹏的“五环之歌”去的?
去年我在石家庄地铁口碰见个大爷,手里攥着两张“曲艺下基层”的票,说冯巩老师这次加了河北梆子,听着像评书和相声的混搭,挺新鲜。
我笑了,心里想:这不就是当年姜昆把“昌吉水”换成“石家庄驴肉火烧”那套吗?
换个地名,词儿还是那套词儿,观众不是傻子,耳朵早听出茧子了。
德云社那边呢?
多伦多的场子加演了三场,黄牛票炒到原价五倍,后台岳云鹏边吃煎饼边跟助理说“明儿悉尼得再加一场”。
这不是靠领导批示、财政拨款撑起来的,是真有人掏钱,真有人笑出眼泪。
你去抖音搜“德云社海外现场”,弹幕全是“原来中国人在国外还能这么自在地笑”。
主流相声的困境,不是没人爱听,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观众要什么。
你以为年轻人不爱传统?
他们不爱的是装腔作势的“高台教化”。
你给他讲“和谐社会”,他想听的是“我老板今天又让我改PPT到凌晨三点”——这才是能戳中他的段子。
曲协今年搞了个新招,补贴跟票房挂钩,听着像觉醒了。
可你真信?
一个演了四十年“城市定制相声”的团队,突然说要“市场反馈”?
你让一个天天吃食堂的人去开网红餐厅,他连菜单都不会写。
冯巩不是没努力。
他在河北试着把梆子揉进包袱里,这动作本身值得鼓掌。
可问题不在他个人,而在整个体系——评奖看的是“思想性”,不是“笑点密度”;考核看的是“下基层次数”,不是“观众回头率”。
你让一个演员在台上想着“别出格,别被批评”,他怎么可能敢说真话?
我见过最讽刺的一幕:某市文化馆组织青年演员去德云社偷师,回来写汇报:“学习了其先进的舞台调度和观众互动技巧。
”可他们回去后,还是照着二十年前的稿子念,因为“领导说这样才稳妥”。
相声不是非遗展品,是活人跟活人之间的呼吸。
它不该在会议室里被讨论,而是在剧场里被笑出来。
你去听一场德云社,散场时能听见年轻人边走边复述段子,手机里存着视频反复看;你去听一场“官方演出”,散场后大家低头刷手机,沉默着排队上车。
差别不在演员,而在系统。
冯巩如果真想改,别忙着融合梆子,先别管“思想高度”了。
让演员自己写段子,让观众投票决定谁拿补贴,让票房说了算。
别再用“传承”当遮羞布,真正的传承,是让人愿意为它掏钱,而不是为它鼓掌。
你愿意为一个让你笑出声的段子付费,
而不是为一个让你想起“领导讲话”的表演买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