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花果山捡板栗引纠纷景区岂能甩锅
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文/蓝芮芮
近日,有女性游客发视频称,国庆期间,自己和家人在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景区游玩时,因没见过“板栗壳”好奇捡起来“看一下”,被景区一家民宿老板斥责为“小偷”。双方因此发生冲突,甚至出现民宿老板用高压水枪喷射游客的极端行为。10月6日,红星新闻记者电话联系到花果山景区的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其称此事景区已经处理完了。“我们只负责票价咨询等事宜,具体结果我们不太清楚。”红星新闻记者随后连续拨打连云港市文旅局的两个固定电话,均无人接听。(10月6日 红星新闻)
这起游客与民宿老板的纠纷,根源于景区对板栗权属问题的长期忽视。此前,“连云港发布”曾在微博发消息称:“秋天来连云港别只逛景区!在花果山景区附近,随手就能捡到圆滚滚的板栗……快来解锁捡板栗的快乐!”如果景区在推文中倡导“捡板栗”的同时,明确“哪些区域的板栗可捡,哪些属于私有”,便不会加剧冲突,让游客为景区的疏忽买单。同时,景区管理人员明确表示“游客不是偷盗”,则侧面印证了板栗权属未明晰的事实。
根据《旅游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景区有责任为游客提供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而在该事件中,景区管理处以“私人民宿不归景区管理”为由推脱责任,这一说法显然难以成立。尽管民宿的产权可能独立于景区,但冲突发生的地理空间仍在景区范围内,且板栗作为引发冲突的直接诱因,其权属问题与景区管理密切相关。花果山景区的“不作为”,本质上是管理责任的缺位。
此外,景区缺乏对商户行为的约束机制。民宿老板娘在未出示证据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偷盗”这一严重指控,并采取高压水枪攻击等过激行为,已超出普通纠纷范畴,涉嫌侵犯游客名誉权与人身权。景区作为经营场所的管理者,未对商户的极端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反映出其应急管理能力的薄弱。
花果山景区作为国家级5A景区,其品牌形象建立在自然风光与文化体验的双重基础上,景区应当弥补管理漏洞与体验设计缺陷。毕竟,游客慕名而来是为感受“大圣故里”的魅力,而非陷入“几颗板栗”的纠纷。花果山景区的管理水平,终将决定其能否守住“金秋板栗飘香”的文旅招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