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特朗普本以为中国会让步,结果却适得其反。这种情况下,美国又抛出了什么手段呢?

1.美对华加征巨额关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最近,白宫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额外加征50%的关税,叠加之前的54%,总税率达到了104%。美国政府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保护美国工人”、“复兴制造业”。然而,这更像是一场自杀式的经济狂欢。

关税大棒刚落下,特朗普再对华下狠手:四大军种集结太平洋

(特朗普对中国加征了104%的关税)

别忘了,中美2018年就经历过了贸易战。彼时,特朗普政府手持关税大棒,放言要用“极限施压”遏制中国的崛起态势。然而,时间证明了一切:七年后,中国不仅屹立不倒,反而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愈发稳健。

美国这次再度挥动关税大棒,显然是打算故技重施,用经济手段逼中国就范。但中国早已不是从前的中国。中方深知妥协是一条死路,只有见招拆招,奉陪到底,才能打破当前的僵局。美国此举看似强硬,却忽视了中国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上的韧性和智慧,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关税大棒没用,就改武力威慑?

眼看关税政策达不到效果,特朗普准备在军事领域加码。近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博伊尔中将宣布,美军将在太平洋地区展开一场多军种大规模联合演习。

关税大棒刚落下,特朗普再对华下狠手:四大军种集结太平洋

(美军计划在太平洋进行大规模军演)

此次演习的目的是进行“压力测试”。美国要通过这种军事行动显示其对潜在冲突的备战状态。五角大楼的动员令不仅涉及海军,还将空军、陆军以及太空军等多个军种拧成一股绳,力图实现各兵种之间的无缝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演习并非孤军奋战,一些传统盟友也参与其中,为的就是强化彼此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美军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在印太地区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军事网络,以期可以在关键时刻迅速动员、有效阻止所谓的“中国军事冒险”。

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排兵布阵,但解放军的区域拒止和反介入能力也不容小觑。近年来,中国在技术升级与战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但充实了海空力量,还构建起了更完善的防御体系。这样的背景下,美方试图以军事实力压制中国,恐怕未必能如愿。

3.太平洋地区,军事天平向中国倾斜

短短数年间,中国海军已经从一支地区性力量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力量。无论是在舰艇的数量,还是技术的先进性方面,中国海军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进一步扩大了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力。

关税大棒刚落下,特朗普再对华下狠手:四大军种集结太平洋

(解放军海上力量有能力拒敌千里之外)

相比之下,美军在这一地区的行动空间正受到中国海空封锁能力的不断挤压,尤其是那些驻扎在琉球群岛与关岛等战略要地的美军部队,已然处于解放军导弹打击的范围内。

换句话说,倘若中美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美国这些军事基地将沦为“瓮中之鳖”,在第一时间内遭受重创。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在新型作战平台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例如,新型076两栖攻击舰,结合无人机和其他高科技装备,将使解放军在两栖作战中的战斗力攀至新的高度。这类先进装备的投入使用,将极大提高解放军在区域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作战效率。

这种背景下,美方需要重新评估自身的战略姿态,用军事力量压制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关税大棒刚落下,特朗普再对华下狠手:四大军种集结太平洋

(美军面对解放军开始力不从心)

4.在对华关系上,美国采取了新战术?

美军频繁的军事演练,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可能逼近冲突的临界点。一旦出现误判,随时可能将美军推入不可控的冲突漩涡。

对此,美国采取了一种“模糊战术”,即通过高调的军事存在和低调的外交接触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战术意在维持战略模糊性,同时又不给对手明确的动作信号,从而避免直接冲突。但这样的策略同样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战略模糊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被对方理解为挑衅,反而引发更大的摩擦。

事实上,美方早已意识到,难以在中国家门口保持昔日的绝对优势。特别是随着解放军各项能力的提升,美国在西太平洋方向的战略选择愈加有限。退一步讲,即使通过武力解决问题,美国也得付出巨大代价,这种代价可能让其全球领导地位遭受沉重打击。

关税大棒刚落下,特朗普再对华下狠手:四大军种集结太平洋

(东风导弹射程可覆盖关岛)

从长远来看,美国不得不谋求一种能够与快速崛起的中国和平共存的路径。毕竟,区域力量的重塑已经无法逆转,美国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不仅关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还将对整个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