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医生出轨事件,最刺眼的并非桃色这起医生出轨事件,最刺眼的并非桃色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某婚内出轨多人被妻子实名举报。4月27日,医院通报对肖某开除党籍并解除聘用关系。

院方显然想通过快速处置完成切割,平息舆论风暴。但公众追问并未就此止歇。今天,多个相关话题攀上微博热搜。更多关于医学教育失范和医疗管理失能的质疑,穿越桃色迷雾的遮蔽,直指事件背后的系统性危机。

首先是对“4+4”培养项目的质疑。这个旨在打通学科壁垒的探索性路径,究竟是否科学?会不会在实操中异化为裙带关系的绿色通道?毕竟,非医学背景者速成临床博士、减免规培直通三甲医院的操作模式,已经打破医学教育的规律和常识。当一位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凭借特殊关系完成跨学科“三级跳”,当内科规培医师站上泌尿外科的手术台,不仅构成对十余年寒窗苦读医学生的羞辱,也是对医疗人才选拔机制的挑衅。

其次,是主刀医生抛下麻醉患者离场40分钟的极端案例背后的医疗安全监管缺失。这种将个人情绪凌驾于患者生命至上的行径固然令人毛骨悚然,其背后的“技术霸权”也让人触目惊心:通过影响力干预科室轮转,利用职务便利调整手术团队,面对护士对违规操作的正当批评粗暴呵斥压制……这些做法无疑已将公共医疗资源异化为私人工具,当事人敢以牺牲患者安全为代价发泄情绪,说明医疗安全的管控链条在关键环节形同虚设。

更可怕的是,这种明显违背医疗规程的操作,事后没激起任何水花。如果不是肖某因为对妻子“赶尽杀绝”被公开举报引发舆论发酵,相关调查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启动。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承载着人类最基础的生命信托。面对公众的每一点质疑,主管部门都必须调查清楚,明白回应。业内也应以此事为支点,重构医学生的‌透明化培养机制‌,建立特殊人才项目的全流程公示制度,引入更科学更多维的医疗安全监管体系……唯有让制度长出牙齿、让监督穿透黑箱、让伦理重归本位,才能让无影灯下不再有阴影,让白袍终不染尘。

原标题:《这起医生出轨事件,最刺眼的并非桃色 |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方翔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潘高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