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时期,成型于唐朝,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千百年的科举从历史上落幕了,我国最后一位状元考卷真迹曝光后,他的字迹让现代人汗颜,比书法家更胜一筹。
我国最后一位状元名叫刘春霖,于1872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无力照顾年幼的刘春霖,因此刘春霖6岁时被送回了老家,托付给哥嫂,后来刘春霖进私塾读书,表现十分突出。
父亲不愿儿子被埋没,刘春霖因此到了保定莲池书院读书,刘春霖对学习从不松懈,学习的非常快,也很受院长赏识,1904年,清末已是内忧外患,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又正临近,于是清朝廷照例举办了殿试,慈禧太后想从科举中得到一些吉兆。
主考大臣不敢马虎,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慈禧太后保持自己的体面,慢悠悠地翻开了被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慈禧太后见夺魁的举子的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心情大好。
可当慈禧太后看到考生的名字叫“朱汝珍”时,透过“珍”字,她想到了珍妃,心情由喜转怒,而且朱汝珍又是广东人,慈禧太后又想起了太平天国洪秀全等人皆来自广东,所以朱汝珍最终被淘汰了。
第二份试卷就是刘春霖的,“春霖”两字让慈禧太后觉得有吉兆之意,所以刘春霖就成为了状元,不过此时清朝已是风雨中飘零的浮木,后没到十年就灭亡了。
不过袁世凯想要“登基为帝”,因此拉拢清朝遗老壮大声势,1914年,袁世凯委任刘春霖为总统内史,但袁世凯没有成功复辟帝制,后来刘春霖辞去了公职赋闲在家。
抗日时期,日本人也想要拉拢刘春霖,但被刘春霖严词拒绝了,结果日伪竟将刘春霖历年收藏的各类书籍1万余册等都搬空了,晚年时期,刘春霖为了生活,于是以写字卖文筹资。
刘春霖的书法影响颇广,并且他有状元科名,也不愁没人找他写字,1944年,72岁的刘春霖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
其实古人在写字十分注重字的整齐美观,因此有了方块字,但要写好一个字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后来为了解决普遍的“文盲”情况,进行了文字改革,近代书法家其实跟以前的书法家还是有些不同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