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在自己的封面故事中写了这么一句话:这场对台湾的考验来得比你想象的更快!同时《经济学人》杂志还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指出:大陆完全有机会揭穿美国的虚张声势,与其冒着与大陆发生核战的风险,特朗普最终很可能会放弃台当局,并在这一问题上同大陆达成一项实质上形同“弃台”的协议。

博主:特朗普出尔反尔侵蚀谈判意义

特朗普只认利益,最终可能会“弃台”

这篇文章一出,西方“弃台论”声音再起,并再度掀起对特朗普未来可能会“弃台”的讨论。该文章一共谈及了三个点:其一,大陆的军事实力呈几何倍数的提升,大幅削弱了美国在东亚原有的军事优势;而一直倾向“台独”的民进党连续3届赢得岛内选举,台海局势愈加不妙。

其二,过去美国的战略学界经常鼓吹:只要华盛顿持续发出可能会在战时介入的明示或暗示,就能够吓阻解放军可能的“动武”。但现在台海局势有了3个关键变化:第一,特朗普六亲不认地大打贸易战,他对大陆的“经济牌”已经用尽,同时印太地区的盟友们由于遭遇美国的关税战,更不想在未来的台海问题上配合美国;第二,美国把台海问题想得太简单,解放军的台海行动不仅仅有“直接作战”一个选项,“灰色地带”战术正在发挥着重要效果;第三,赖清德的一波操作扰乱了台湾政坛,岛内政治高度两极化,社会严重撕裂。

其三,特朗普可能将让美台陷入一种非常糟糕的“恶性循环”。特朗普的做法让岛内“疑美论”日渐高涨,他们对增加军费,购买武器的行为会更加反感;而当特朗普政府看到这一点后,将直接认定台湾军事投入不足,没有打仗的决心,届时则更加坚定自己内心深处的“弃台论”,而美国的社会舆论则更加反感让美军在战时介入台海。最终一向对海外介入不感兴趣的特朗普很可能会直接做出“弃台”的决定。

博主:特朗普出尔反尔侵蚀谈判意义

过去几个月,特朗普谈台湾最多的就是半导体

那么该如何看待《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事实上,从去年特朗普胜选后,西方内部的“弃台论”声音就已经开始高涨。记得美国《外交事务》网站就曾刊登过有关“弃台论”的文章,特朗普亲自提名的五角大楼高官科尔比曾公开表示:台海问题并不是攸关美国生死的利益。

而特朗普在台海问题上的表态恐怕要更让台当局以及美国的“亲台”势力失望。他曾被记者多次问及是否会在战时介入台海,特朗普要么岔开话题,要么直接拒答,而在一次非公开采访中,他以台湾离美国太远为由,直接质疑“协防台湾”。而在之后的表态中,特朗普绝口不提战时是否会介入,一直聚焦如何把台湾的半导体迁移到美国。而在这次的关税战中,特朗普更是将大棒直接挥向台当局,搞得赖清德灰头土脸,非常被动。

看到特朗普过去几个月的操作,估计很少有人再坚定地认为特朗普会在战时派美军介入台海。

此外,台当局的军费投入也一直是影响特朗普最终是否会决定介入台海的重要研判标准。特朗普对台当局开出的价码是军费投入增加到生产总值的10%,而现在赖清德仅仅将军费提高到了3%,距离特朗普的价码有很大的差距,况且赖清德当局提出的预算在台立法机构受阻,未来能否通过是一个大问题。

博主:特朗普出尔反尔侵蚀谈判意义

台湾军费不达标,恐要加速特朗普“弃台”

当看到这一幕后,特朗普内心恐怕更不想介入台海。按照特朗普的性格,如果台湾在军费问题上不满足要求,他绝不会讨论所谓的“战时介入”,而要让台湾满足“10%标准”则非常不现实。从现实情况看,特朗普“弃台”的可能性很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