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军方发布了胜利结算画面,以空军参谋长扎希尔·艾哈迈德·巴伯尔·西杜空军上将为首的中高级军官,在一间面积不大的指挥部里,拍了一张合影,其中挂满大屏幕的那两面墙,就是巴空军“成功打印”的秘密之一。
巴空军晒出这张合影,再次证明5·7空战能赢得如此漂亮,5:0给印军“剃光头”,并非单靠歼-10CE战斗机和霹雳-15E空空导弹,靠的是体系优势。
【空军联合作战指挥室的内部照片】
这是巴空军首次公开空军联合作战指挥室的内部照片,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巴伯尔,2019年击落印军米格-21的诺曼·阿里·汗准将,负责5·7空战新闻发布会讲解的巴空军公共关系总监奥朗则布·艾哈迈德空军少将等,一众高级军官均有出镜。
巴空军高层齐聚一件看上去并不气派的指挥室,也等于告诉外界巴空军就是在这指挥的5·7空战。
其实巴空军的这件联合作战指挥室,其中也有整套来自中国的外贸装备,咱们称其为“中小国土面积防空控制系统”。整套设备曾在2016和2018年中国航展上公开展出,只是相比与系统内的防空导弹、雷达等“大件”,这套系统受到的关注并不多。
如果不是歼-10CE击落“阵风”,可能都不会有人关注中国还往出口指挥系统这种“大脑”级装备。
【珠海航展上受关注最多的还是防空导弹和雷达】
“中小国土面积防空控制系统”顾名思义,这是一套专门为国土面积有限的国家,研发的防空指挥系统。虽然具体技术细节无从得知,但从巴空军公开的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该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高度信息化等优点。
不然他们显然没办法把这套系统,安装在一个看上去面积就不算大的房间里,从室内结构来看,这应该是一处加固的地下工事,室内空间小也是特点之一。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界对空战指挥所的刻板印象,毕竟在美国拍摄好莱坞电影中,联合作战指挥室的通常有一个电影院放映大厅那么大,七八排电脑面前坐着数十名操作人员,乍一看还以为是哪处网吧。
【美国空军的指挥室内景】
现在看,这种大面积的指挥室布局很可能是集成度低、信息化水平差的一种体现。随着大量工作交由智能化系统处理,不光整个指挥室的尺寸可以大幅压缩,对人员的需求也会显著降低。
相比于传统的大指挥室,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指挥室有两个优点。
一个是决策链条短,系统上的信息可以直接反馈给以巴空军总参谋长为首的决策层,命令下达后也可以通过系统直接传递给一线飞行员。
另一个是信息处理能力高,大量原本需要专职人员整理的信息,现在可以直接转变为屏幕上的各项数据供决策层参考,大幅提高指挥效率。
【外贸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示意图,这比巴空军采购的指挥系统更复杂更全面】
后一项优点可以说是巴空军能在空战中取得压倒性战果的关键。
巴空军在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中就提到过,预警机和地面雷达在战斗爆发初期,发现印度在4个方向上集结了72架战机,随后巴空军出动42架战机实施拦截。
双方参战兵力多达114架,放在冷战之后是少见的大规模空中战役。
要指挥如此大的机群作战,光靠巴空军几架预警机显然不够。加上机群的部署调动也需要巴空军决策层负责,如果没有一套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指挥系统,很容易在信息延迟的影响下贻误战机,影响前线飞行员作战。
巴空军能够在空战中击落包括阵风在内的5架军机,且自身无一伤亡。歼-10CE搭配霹雳-15E的组合固然发挥出了关键作用,但更关键的还是巴空军所依托的中式指挥体系。
【巴空军的ZDK-03预警机】
巴空军的预警机、雷达、防空系统、战斗机等平台,都是体系中的一份子,联合作战指挥室为这套体系建立起了一个中枢网络,使其可以高效调动体系内的资源,对印军实施反击。
印军有没有体系呢?从他们能一口气出动72架军机执行任务的情况看,他们显然有类似的指挥架构。不过相比于中国的外贸体系,印军的体系还差了点火候。
他们连保障预警机、雷达,以及各作战机队之间的联系,都存在困难,尤其是数据链难以互通互联,甚至依赖明语通话来维持通讯。
以至于在“阵风”战斗机被击落后,僚机需要用明码呼叫友军,目视确认队友状态。
现代战争中,规模和装备技术水平然是影响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比这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战场效能。
【巴空军披露的空战敌我态势图】
印军虽然出动了72架军机,但他们发挥不出72架飞机的战斗力。相对的,巴空军42架军机能在体系加持下尽数发挥战斗力,就算兵力存在差距,以少胜多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5月7日空战结束后,印军方面就没怎么让有人机升空作战了。装备有差距,印军还可以买新装备去弥补,可体系上有差距,那印军就得花大力气和很长的时间,一点点去搭一个新架子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