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飞来时,31岁的查理·柯克坐在一顶印有“美国回归”和“证明我错了”标语的白色天篷下,手持麦克风正在回答一个关于枪支暴力的问题。
这是9月10日中午美国犹他州犹他山谷大学的活动现场,大约3000人参加了柯克主持的这场活动。
随着枪响,柯克举起右手捂住左侧颈部,大量鲜血喷涌而出。参加活动的观众四散奔逃,惊呼和尖叫声此起彼伏。
两小时二十分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柯克的死讯,称“伟大的,甚至传奇的查理·柯克”去世了。他下令美国全国降半旗致哀,一直持续至14日傍晚6点。之后,他还表示,将追授柯克“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平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作为美国保守派知名活动人士、特朗普的亲密盟友之一,年轻的柯克可以说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之一。他在校园里、媒体上不断发出保守主义的声音,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共和党选民。然而,一颗子弹止住了他的声音。
枪手此前一直在逃,直至当地时间9月12日早晨,特朗普表示,他“相信嫌犯已经落网”。
“90后”MAGA代言人
“10397人死亡;18996人受伤;301起大规模枪击案……”这是美国非营利组织“枪支暴力档案”(Gun Violence Archive)公布的2025年枪支暴力数据,时间截至当地时间9月11日。
这意味着,今年以来美国每天有超过40人死于枪支暴力。而9月10日查理·柯克之死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或许是因为他MAGA“代言人”的身份。
1993年10月14日,柯克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阿灵顿高地,后成长于附近的富裕社区普罗斯佩克特海茨市。他的母亲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父亲是一名建筑师。
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图/IC photo
柯克对于社会活动的热情从小就有显现。小时候,柯克加入了美国民间组织美国童子军(Boy Scouts),并获得了童子军中的最高奖励“雄鹰奖章”(Eagle Scout)。读高中时,他志愿参加了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人马克·柯克的参议员竞选活动,还在学校发起了一项反对饼干涨价的运动。
高中毕业后,柯克就读于伊利诺伊州的一个社区大学哈珀学院(Harper College),但未获学位就主动退学。有报道称,柯克是受到保守派活动人士威廉·蒙特戈马利的鼓励,才决定退学,全身心投入政治活动中。在此后的“辩论生涯”中,柯克常常半开玩笑地提到自己没有大学学位。
2012年,不到19岁的柯克和蒙特戈马利共同创建了保守派学生组织“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柯克担任这个组织的执行主任,后来成为首席执行官(CEO),也是“转折点”的核心面孔。
“转折点”组织是一个“草根组织”,成立的目的就是对抗自由主义,尤其是在偏向自由主义的大学校园内宣传保守主义思想。美联社称,这个组织早期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但柯克通过一系列校园内辩论活动声名鹊起后,许多保守派资助者开始资助这个组织。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柯克逐渐获得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他在美国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一系列的露天演讲和辩论。他的辩论风格是,快速回答一系列问题,并习惯使用标志性用语“证明我错了”(Prove Me Wrong)。
从2020年10月起,柯克还主持着一档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播客节目“查理·柯克秀”,这个节目每天更新,每次三个小时,拥有数百万粉丝。他还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大肆宣扬保守主义观点和特朗普的MAGA运动。
柯克关注的问题都是在美国比较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拥枪权、气候变化、宗教信仰、家庭价值等等。也是因此,柯克一直以来都处于争议之中。
有批评人士指责他散播不实信息,刻意制造分裂。他关于性别、种族等议题的言论,经常遭到自由主义人士的猛烈抨击。但柯克也赢得了众多粉丝追随,尤其是年轻支持者。在社交媒体X上,柯克有着570万的粉丝。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几年来,美国社会极化不断加剧,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之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可以说,这两派人士几乎在所有议题上都存在分歧,对立越来越明显。
“以前双方的对立主要集中在言论上,而如今这种对立已经开始向暴力方向转移。”刘卫东说,查理·柯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相对理性,总是通过让别人对他进行证伪来说服对方——就像他的口号“证明我错了”,但实际上他竭力推崇、弘扬的就是特朗普的MAGA主张,而很多反对MAGA的人,无疑也会反对他。
柯克很早就赢得了特朗普的青睐,两人结缘于2016年。据美联社报道,2016年特朗普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转折点”组织对他予以了热情的支持。在当年的大选期间,柯克还担任了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的私人助理。
外界将柯克形容为特朗普“最信任的盟友”之一,他不仅参加了特朗普今年的就职典礼,还会定期到访白宫。《纽约时报》报道称,在特朗普今年1月的就职典礼两天前,柯克还和特朗普一起打了高尔夫。而特朗普和小唐纳德也热情回应柯克,经常在“转折点”的活动上发表演讲。
“美国回归巡游”(American Comeback Tour)正是“转折点”主办的活动。按照计划,这场巡游共15场活动,首站则是犹他山谷大学。
活动在开始前就广受争议。一些反对柯克的人在网上发起请愿,要求犹他山谷大学禁止柯克出现在校园里,请愿得到了近1000人的支持。但犹他山谷大学上周发表声明援引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称学校坚持对“言论自由、知识探究和建设性对话”的承诺。柯克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犹他州怎么回事?”
谁扣下了扳机
当地时间9月10日,柯克来到了位于美国西部地区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开启了他“美国回归巡游”首站活动。
活动开始于12点左右,现场大约聚集了3000人。柯克坐在白色天蓬下的一张桌子后,他的身边围绕着许多工作人员和摄影人员。据美媒报道,柯克随身跟着私人安保人员,犹他州警方和地方执法机构也为活动安保提供了支持。
前20分钟并无异常,直到大约中午12点20分,一名观众向柯克提问:“你知道过去10年里,有多少跨性别美国人成为大规模枪击案枪手吗?”
柯克回答:“太多了。”这名观众说是“5个”,随后继续追问:“你知道过去10年里,美国有多少大规模枪击案枪手吗?”柯克问:“算上帮派暴力吗?”
提问的观众还没回答,枪声响起,柯克倒下了。
“我听到一声巨大的枪响,一声巨大的撞击声,然后我看到他(柯克)的身体就像慢动作一样倒下去了。”一名现场目击者形容。有现场记者表示,枪响后,现场观众都趴在了地上,大约30秒到45秒后,所有人都起身,然后四散跑开。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1日,美国犹他州奥勒姆市,美国总统特朗普盟友、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犹他山谷大学活动中遭枪击身亡,民众前往奥勒姆市中心举行守夜悼念活动。图/IC photo
虽然柯克遭枪击的时间点和他正在辩论的议题有着惊人的巧合,但分析认为,枪手当时所处的位置不可能听到柯克的言论,因此枪手并非因为柯克当下说的话而扣下了扳机。但柯克是个拥枪权的忠实支持者,他明确反对控枪。
几个月前,柯克曾公开表示,“每年有一些不幸的枪击死亡案例是值得的,这样我们才能维护第二修正案。”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拥枪权。
综合美媒报道,枪手是从演讲台附近的一处建筑屋顶开枪射击,这座建筑可以俯瞰柯克的演讲台。警方最初逮捕了两人,但最后发现他们都和枪击案无关,遂将他们释放。一直到当地时间9月11日晚,枪手仍未落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1日晚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搜捕一名嫌疑人,他们通过监控视频已获得嫌犯照片,正寻求公众帮助搜捕。
FBI和犹他州政府官员表示,枪手是一名“看着像大学生年龄”的男子,在活动开始前几分钟抵达了犹他山谷大学。监控录像显示,嫌犯爬上了现场附近一栋楼的屋顶,随后向柯克开枪。柯克遭枪击后,嫌犯从楼顶跳下,随后消失在树林中。
犹他州公共安全部公布的嫌犯照片显示,嫌犯头上戴着一顶棒球帽,上身穿着一件黑色T恤——上面有美国国旗以及一个类似老鹰的图案,下身穿着一条蓝色牛仔裤,脚上穿着匡威鞋。他还戴着一副墨镜,背着黑色背包。
据美联社报道,调查人员已获得了一系列线索,包括掌印、鞋印等。在嫌犯消失的树林中,他们还发现了一把被扔弃的步枪,枪被包在一个毛巾中。美联社援引内部消息称,枪膛里找到了一个用过的弹壳,弹夹里还有3发子弹。
犹他州州长史宾赛·柯克斯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公众提供线索,称“没有公众的帮助,我们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柯克斯还透露,枪手找到后,检方预计将“寻求死刑判决”。犹他州是允许死刑的州之一。
截至9月11日晚,枪手仍无踪迹。犹他州公共安全部负责人博·梅森11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表示,目前无法确认嫌犯是否还在犹他州内。直至12日早晨,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执法人员已拘捕了一人,“我很大程度上确认,我们已拘捕了他。”随后多家美媒透露,枪手是一名22岁的犹他州男子,名字是泰勒·罗宾森(Tyler Robinson)。
当地时间9月11日下午,柯克的遗体已经由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专机——空军二号运抵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这是柯克的家庭所在,也是“转折点”这个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当天,万斯取消了原定前往纽约参加“9·11”事件24周年的活动,转而来到犹他州,会见了柯克的家人,并和几名工作人员一起将棺材抬上了飞机。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后,警方在现场戒备。图/IC photo
万斯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纪念他和柯克的友谊,他说柯克“不仅帮助我们在2024年赢得大选,他还帮助我们组建了整个政府”。
目前尚不清楚枪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但盐湖城FBI特工罗伯特·博尔斯很确定地说,“这是一次有明确目标的(枪击)事件。”特朗普当天则对记者表示,他已经掌握了枪手的作案动机,“稍后会告知你们。”
特朗普还表示,柯克的葬礼预计将于本月稍晚在亚利桑那州举行,他计划前去参加。
新一轮政治暴力浪潮
难得一致的,不管是MAGA核心人员如特朗普、万斯,还是反MAGA的民主党人,都迅速对这起枪击事件予以谴责。
美国民主党籍前总统拜登称,“在我们的国家无法容忍这样的暴力。”同样来自民主党的前总统奥巴马称这次枪击是“一个可鄙的行为”。
民主党籍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在社交媒体上称,对查理·柯克的袭击“令人恶心、卑鄙无耻,应受谴责”。纽森去年3月曾邀请柯克参加他的播客节目。
“美国或许正在进入一个暗杀和骚乱频发的时代——就像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所经历过的那样。”9月11日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杰斯·史密斯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美国政治暴力最为严重的一段时期,短短几年内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刺杀案:1963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遭枪击身亡;1965年2月,美国知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尔科姆·X遭多人刺杀身亡;1968年4月、6月,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和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先后遇刺身亡……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0日,美国华盛顿,华盛顿全城降半旗,民众黄昏时分集会悼念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图/IC photo
而近几年的美国,政治暴力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据路透社报道,仅今年上半年,美国已发生了大约150起出于政治动机的袭击事件,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今年6月,明尼苏达州议员梅丽莎·霍特曼和她的丈夫在家中被枪杀。4月,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乔希·夏皮罗官邸遭纵火,幸未造成人员伤亡。3月,美国新墨西哥州共和党总部遭袭,一名男子向大楼投掷了燃烧弹。
而去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遭遇的暗杀事件更是引发全球瞩目。2024年7月,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举行竞选集会期间,一名枪手向演讲台连开数枪,子弹击中了特朗普的右耳。一名现场观众中弹死亡,枪手被当场击毙。
“和很多其他的观察家一样,我担心美国政治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政治暴力浪潮。”史密斯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既源于美国严重加剧的政治两极分化,也受到保守派长期以来推行的广泛持枪政策影响。”
马里兰大学研究员迈克尔·詹森过去50多年来一直在追踪美国政治暴力,他说,美国现在已处于“一个非常非常危险的境地”。他认为,柯克之死“绝对有可能成为引发更多类似行为的导火索”。
作为MAGA运动在民间、在年轻人中间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刘卫东认为,柯克之死对于MAGA运动的影响还很难说。他表示,也许有一些人会受此影响开始思考MAGA运动的意义和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但也有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越是遭到打击的时刻,越应该坚定地支持MAGA。
“尤其是特朗普,可能会想方设法地进一步煽动MAGA支持者的情绪。”刘卫东认为,特朗普为柯克降半旗、追授总统自由勋章等一系列行为,某种程度上是想借柯克之死来巩固对自己的支持,“特朗普显然不想淡化矛盾,他想激化矛盾。”
在全美多地,柯克的支持者开始为他组织悼念活动。有支持者在接受BBC采访时难忍眼泪,他们称柯克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是真正懂他们忧虑的人。已加入“转折点”超过10年的茱莉亚·皮尔斯表示,柯克给了美国年轻的保守派信心,让他们可以自豪地“戴上MAGA帽子”,过一种符合传统家庭价值的生活。
特朗普9月11日将柯克之死归咎于“激进的左翼疯子”,承诺要严厉打击他们。他在社交媒体上说,多年来,这些激进的左翼将查理·柯克等人比为“纳粹或世界上最糟糕的犯罪分子”,这种言论直接导致了“今天我们所见的恐怖主义”。
史密斯则有不同观点。他认为,直到近期,21世纪的美国政治暴力都主要来自右翼极端分子,如2017年夏洛茨维尔的新纳粹分子,以及2021年1月冲击国会大厦的MAGA抗议者联盟。
2017年8月,由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政府计划移除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军事将领罗伯特·李的雕像,数百名白人至上主义者发起了“团结右翼”集会抗议。集会期间发生暴力冲突,最终导致1人死亡、19人受伤。2021年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们暴力闯入国会山,试图阻止美国国会认证拜登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此次骚乱事件导致5人死亡,上百名警察受伤。
“但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的激进政策和言论,也刺激了左翼势力,让他们更倾向于诉诸暴力。”史密斯说。抛开左右意识形态之分,史密斯也认为,普遍的政治对抗和焦虑的政治社会环境,也在助长那些本已存在不满情绪的人试图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刘卫东同样认为,特朗普指责“激进的左翼”应为柯克之死负责,这其实是在推卸责任。他说,美国政治暴力激增背后的原因,和特朗普的执政不无关系。
“美国以往的新政府上台后,首要任务就是调和美国国内的分歧和矛盾,让整个美国不再继续走向分裂。但特朗普上台后,反而有意地不断推动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加剧到一定程度,暴力也就不可避免。”刘卫东说。
詹森对于柯克遇刺身亡“毫不意外”。对于美国激增的政治暴力,他说,“你不能简单地说它来自左翼,来自右翼,或是来自其他边缘势力……它来自方方面面。”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胡杰 校对 张彦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