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导弹从天而降。俄指挥部被炸,普京终于明白:最危险的敌人在身边
419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开战三年后第一次,克里姆林宫通话录音出现在乌克兰网络上,播放量破百万
中午十二点,四枚炮弹落在库尔斯克前线指挥部,现场只剩焦土和43岁少将的肩章。
谁把坐标递到乌军手里,没人能答得上来,名单却越拉越长。
同样在本周,莫斯科市中心高级公寓爆炸,莫斯卡利克当场身亡,此人主管俄军卫星通信多年。
紧跟着,电磁专家基里洛夫在离克里姆林宫三条街的地方中弹,精准得像拍纪录片。
三件事连在一起,俄罗斯大众第一次意识到,弹药库起火不是因为烟头,而是有人提前把平面图放到网上拍卖。
去年FSB腐败案曝光时,人们还以为是偶发,如今回看,不过是链条里最显眼的一段。
在暗网出现的新帖更直白:俄军驻地的配电房、窗户朝向、逃跑路线,全都明码标价,比二手冰箱还便宜。
西方商业卫星每天刷新,把村庄小路都标得清清楚楚,监听APP连俄军厨房里的对话都能实时推送。
消息一出,前线士兵炸锅。
有人在社交账号贴出自己部队午餐的照片,五分钟后账号就被乌军官方点赞,吓得当场注销。
高层反间谍抓了几个中层,却被基层军官质疑流程走过场。
原因简单,国防部高官的孩子早就在伦敦收租,前线头盔却成了换罐头的硬通货。
更糟糕的是,无人机飞得再远也防不住地面有人举激光笔指路。
两年多来,后方军火库接二连三被点,火药味飘进莫斯科城区,连普通居民都学会了听见爆炸先关窗而非开窗看热闹。
乌方公布战果时附带一句话:情报费用只占炸弹成本的零头。
等于告诉所有人,真正的暗杀不靠导弹,靠人脉和硬盘。
克里姆林宫内部文件开始把内部泄密代号改成天气现象,今天小雨,明天暴雪,但这套暗语早已被内网程序员截图发表。
时间在流逝,教训却没人吸取。
士兵继续排队买过期罐头,海马斯继续在头顶打转。
真正被堵死的,不是战壕,是自上而下的听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