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专家谈俄军对乌袭击力度越来越强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三年前,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的导弹还以个位数计;三年后的今天,单日700多枚导弹和无人机砸向乌克兰已成常态。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追踪数据揭示:从2022年9月到2025年7月,俄军袭击烈度提升近百倍。而西方却未必有气力,全程陪同走到这场消耗战的终点。
2022年秋,俄军单日导弹发射量常不足10枚,主力巡航导弹X-55和见证者-136无人机月均投放仅个位数。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底,当年12月,俄军一口气打出840枚导弹,日均投射量飙至29枚。2024年8月更刷新纪录,单月1110枚导弹如暴雨倾泻,日均35.8枚的强度让基辅防空警报彻夜不停。
6月29日,537架无人机混搭导弹夜袭乌克兰,乌军F-16战机在击落7个目标后坠毁,成为战争中损失的第三架该型战机;7月14日,俄军再度投放741枚空袭弹药,其中728架无人机直扑乌西部军火枢纽,爆炸火光映红利沃夫夜空。
见证者-136自杀无人机堪称“性价比屠刀”。从初期单日投放7架,到近期单型号单日狂射355架,这种伊朗技术嫁接俄国量产能力的“消耗品”,正以单价2万美元的代价,消耗着乌军百万美元级的防空导弹。
西方曾预言俄罗斯导弹库存将在半年内耗尽,但被现实狠狠打脸:俄国防工业将汽车厂改造为无人机车间,通过简化电子元件、引入朝鲜弹药供应,实现见证者无人机月产翻倍。X-101巡航导弹则启用“拆件大法”——从库存S-300防空导弹中拆解制导模块再利用。伊朗提供无人机引擎,朝鲜输送火药和炸药。多国协作下,俄导弹月产能突破千枚,远超乌军拦截极限。
更令西方焦虑的是打击策略的变化。俄军将导弹与无人机混编出击,用廉价无人机诱骗防空系统开机,再以“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突防。2024年7月13日,这套战术成功摧毁乌军两套“爱国者”发射装置——号称“最强防空盾”的美制系统,在实战中被俄军撕开裂口。
乌军宣称对俄罗斯导弹无人机的拦截率高达79.8%,但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数据揭开了真相:2025年6月,俄军479架无人机突袭,仅211架被击落,超半数突破防线。乌克兰方面即便拦截成功,代价也令人窒息。一枚爱国者导弹价值400万美元,拦截一架2万美元的无人机,纯属血本无归。特朗普虽然恢复了对乌武器供应,却要求欧洲“买单”。德国已拒绝乌方追加爱国者系统的请求,直言“本国仅剩6套,连北约义务都难以保障”。乌空军日均升空5次拦截,飞行员疲惫不堪。
更致命的信号来自战场西部。俄军近期猛攻乌西部交通枢纽和军火库,意图掐断西方援乌动脉。如果利沃夫至基辅的铁路网瘫痪,乌军弹药周转将陷入绝境。即便西方想援助,也无路可运。
随着消耗战的持续,冷战的阴影正悄然回归。北约已在波兰部署核打击战机,俄战术核武器向白俄调整。如果乌克兰防线瓦解,欧洲将被迫面对与俄罗斯的全面军事对峙。廉价能源、经贸往来成为过去,军事对抗的铁幕再次落下。
当基辅在“拦截神话”中精疲力竭,当西方在账单前踌躇退缩,俄罗斯用数据证明:导弹产能才是现代战争的王牌。#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