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郭富城的“艺术家”被嘲事件。 记性稍微好点的影迷,应该都还记得这一幕。 昔年,郭富城携《白银帝国》至上海电影节,主持人介绍的时候,将他与张铁林一起,称作“表演艺术家”,台下的记者哄堂大笑。 其后,更有记者故意发问,“主持人说您是一位表演艺术家,你觉得是吗?” 一群记者憋笑鼓噪。 郭富城并不傻,但仍直面这柄飞过来的“刀”,“我真的就是个艺术家。” 现场瞬间被引燃,台下的记者们,发出一阵难以抑制的哄笑。 一晃多年。 艺人与记者,究竟谁是笑话?

关于这件事。 无论当时还是后来,郭富城都做出过一以贯之的表述。 他认为,要热爱工作,热爱并尊重你的演艺事业,才能真真正正成为一个表演艺术家,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天分。 这与中国传统的“艺术家”概念,或并不相符。 在固有的观念里,所谓“艺术家”,几乎是必须与“德高望重”和“著作等身”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而且,绝对不可以“自称”,甚至如若有人当众称你为“艺术家”,也一定要坚决否认,不可“顺杆子爬”。 文化的差异,概念的各自解读,其实都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本文想以此为引,结合电影作品,彻谈一下,郭富城在表演方面的探索、各个阶段的成败,乃及当下所抵达的层境。 仅个人浅见,未必符合那些“喜欢”和“不喜欢”他的影迷群体的感受。 但力求客观。

首先应谈一个问题。 郭富城此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大略概括,他或应该是一个,善思、善变和拟态的演员,兼有入戏极深、情感丰沛、细节突出、表演细腻且层次感、共情与爆发能力极强等特点。 可能有人会表示反对,因为在他们眼里,郭富城没那么强。 而一直以来,笔者都秉持这么一个观点,想要去评价一个演员没有错,但必须先做大量阅片,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连人家的作品都不了解,又哪来评论的资格? 比如个人来讲,评价过的所有演员,都起码看过其九成以上的电影作品。 所以,以上对郭富城的定义,就来自大量阅片的结果,包括其自出道迄今,所有冷门、热门,好的、坏的,成功、失败的作品,兼及其自信、迷茫、认真与敷衍等林林总总的表现,无一遗漏。 在这个基调下,我们就可以跨越了三十年的岁月,去做一个复盘。 然限于篇幅,本文将止步于第一阶段。

1989年,新人入场。 从此刻开始,到1994年为止,不考虑那部群星串烧的《豪门夜宴》,郭富城在六年时间里,一共拍了十七部电影。 其中有十一部,则都在1992年和1993年上映,这也可以反推他昔年人气的恐怖。 这个六年,可以称为郭富城的“常规商业片”时代。 什么叫“常规商业片”? 剧情简单、粗暴,节奏推进较快,主要元素不外乎江湖、动作、恩仇或轻喜剧等种种,对表演不做严格要求,以“不出戏”为基本要求。 我们翻看一下片单,无论是配角的《飞越危墙》、《赌后》、《九一神雕侠侣》,还是主角电影《伴我纵横》、《危险情人》、《千面天王》和《笑侠楚留香》、《天若有情Ⅱ之天长地久》等等,都不外如是。 但郭富城自1995年开始,就开始远离了这种类型电影。 这是福是祸? 而这种类型片,又能不能锤炼演员的演技?

当然可以。 从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到刘德华、梁朝伟、梁家辉、任达华、吴镇宇和刘青云、郑伊健、张家辉、古天乐等等,但凡你能想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员,其实都是在常规商业片里面“杀”出来的。 在今天而言,这种类型片,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烂片”。 而一部分被归类演技派的演员,甚至有过这样的见解,烂片不烂角色。 观点见仁见智。 但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总结一个规律。 或可如是形容,整个香港影坛,“本我派”演员极多,也即以个人特质为基础,进而就形成某种固定印象,或者是戏路风格。 比如插科打诨的成龙、江湖气的周润发、不羁的张国荣、内敛的梁朝伟、神经质的吴镇宇、温吞水的刘青云、练达的任达华、斗狠的张家辉等等,一人一格,条目清晰。 这种现象,与昔年的港片风格,关系匪浅。 如果要说例外,可能就一个梁家辉,然后再加上一个郭富城。 不过他们二人,路径完全不同。 恰如《寒战》双雄。

说回郭富城。 常规港式商业电影,其实有一个特别的优势。 因为大多数并无额外要求的缘故,所以在叙事上,都倾向于简洁明快,从来不拖泥带水,故而演员的表演也是如此,不深挖人物,不做作扭捏,当然也通常就不会有“做作”之嫌。 缺点当然也很明显,无深度、少铺垫,直来直去。 这个阶段的郭富城也不例外。 从表演角度来讲,这早期的十来部作品,或称不上惊才绝艳,但也绝对不能说他哪里就差了,只是因为类型芜杂,个人风格尚不明显。 所以有一部分人,反而比较喜欢他在这个阶段的作品。 但他说过,在那个年代里,只有一部《赤脚小子》,自己感觉还不错,这说明他对电影的审美,还是有一定标尺的。 而说到《赤脚小子》。 有不少影迷,表示这部电影中的郭富城,让他们惊为天人。 其实彼时的郭富城,尚是一块璞玉,这部《赤脚小子》,除了贴合角色的真挚、跃动与纯良秉性,也初步展露了他的共情能力,以及悲情演绎方面的天赋。 但若问他,电影是什么,表演是什么? 他未必答得上来。

至此,或可结论陈词。 踏足影坛的前六年,郭富城本应和他的前辈、同行者一样,也即在常规港式商业电影的熏陶下,寻找到一条独属自己的“本我”戏路,进而不断重复、固化这种风格印象。 然倏忽六年过后。 郭富城其实仍尚未找准自己的戏路。 所以这个阶段对他的意义,则或仅在于,表演熟练度的叠加。 而这个时候,因乐坛“天王之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四大天王阵营的最后一环,他须得调用几乎全部精力,全力以赴。 故自1994年开始,他干脆在电影上大幅减产。 待得腾出手来,却就踏上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另一条路。 命运当真有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